13號基金100億美元,投資化妝品。
14號基金50億美元投資生物制藥。
“汽車行業、化妝品和生物制藥,是相對發展較快的行業。至于具體投資方向,你讓郭少杰做個調查。
根據他們在華夏市場占有率排名進行投資。
占比高的多投,占比少的就放棄。”
華夏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在這個市場占比高,意味著營收增長,利潤豐厚。
自然帶來股價的上揚。
姜曉陽點了點頭,對他的決定也不覺得奇怪。
事實上青龍基金所有投資,除了少數徐良要求的公司,比如蘋果、英偉達、黑莓、阿斯麥等。
都是根據華夏市場的占有率來投資。
占有率高的就投的多,最末尾的幾名要么不投,投的話也不會分配太多資金。
“300億美元對沖基金全投貨幣市場?”
徐良頷首后道:“我們分配在其它領域的資金已經足夠多,現在還能投,而且能容納足夠多資金的,也就剩下貨幣市場了。”
太平洋基金募集了三期。
每期三百億美元。
第一期300億美元,分為三支基金。
1號、3號和4號。
各自持有100億美元的現金流。
1號投資華夏幣多頭,隨著華夏幣6月份升值開始,回報率已經超過50。
4號基金投資方向是奢侈品公司、能源和礦業公司和金融公司的企業債。
最值得一提的是3號基金。
借著穆迪、標準普爾等評級公司的漏洞,再加上大家對次債的不熟悉。
徐良搶先下手,以超低價吃下了500億美元房產類3b級次債,620億美元b級和2b級次債,重新設計了資產池的結構。
把原本價格低廉的3b級債券,全部做成3a級債券賣掉。
一轉手就是幾十倍的利潤。
扣掉高盛、大摩等平臺20的分成,35的短期資本利得稅和融資成本后。
太平洋3號基金手里,仍然剩下446億美元的浮盈。
這筆錢漢華可以拿到一半,也就是223億美元。
不過基金還不到解封期。
這446億美元,連帶100億美元的現金,仍然留在3號基金的賬上。
546億美元的錢不能閑著。
原本他打算繼續投美國次貸,但姜曉陽覺得風險太高,死活不允許。
后來就投了債市,主要是企業債。
他很清楚那些企業有前途。
雖然不可能帶來次債上的暴富,但跑贏99的對沖基金還是沒問題。
二期基金300億美元。
2號基金100億美元投資原油和礦石。
5號基金投資黃金、白銀在內的貴金屬。
6號基金投資高科技企業的企業債。
如果沒意外的話,大概率太平洋二期基金回報率很難比得上一期基金。
但老索羅斯他們撞了上來。
騰龍計劃結束后,太平洋直接賺了641.3億美元的回報。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