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有價值的便是緬甸沿海天然氣田,儲量超過1400億立方米。
優尼科擁有49的權益。
為了開發這些天然氣,優尼科在2000年的時候,投資近12億美元,修建了從緬甸到泰國的緬泰石油管道。
另外在印尼、菲律賓、泰國運營5家天然氣發電廠,總裝機容量1537兆瓦。
在油氣和能源方面,優尼科資源集團擁有218億美元的總資產,15.4億美元凈利潤。
日產石油16萬桶,日產天然氣4943萬立方米。
除此之外,優尼科資源集團在澳洲皮爾巴拉地區擁有5萬平方公里的探礦區,并在其中15不到的地域內,發現并擁有45億噸鐵礦石資源。
也就是說在還未探查的85的探礦區內,可能還埋藏著更多的鐵礦。
按照現在的鐵礦石每噸60美元左右的價格,優尼科鐵礦價值2700億美元。
當然這只是紙面價值。
并不是所有鐵礦石都具備開發價值。
即便如此,憑借著龐大的儲量,優尼科資源集團也有了成為世界級鐵礦巨頭的資格。
不過想要發開這些資源,還需要很多投資。
赫伯艾略特港的建設,港口到斷云礦區260公里的鐵路,以及載重貨車,重型自卸礦車等等。
完整這一系列建設后,才能真正把鐵礦石變成美元。
雖然還有各種限制條件,但起碼光明的未來已經在招手了。
為了適應并購優尼科帶來的營收和資產暴漲。
優尼科資源集團進行了拆股,一股變四股。
不過,因為優尼科資源集團的負債太高,算上優尼科石油原本的負債,已經將近200億美元。
所以市場并沒有給與太高的報價。
新生的優尼科資源集團,市值堪堪突破120億美元。
至此,徐良麾下終于出現了一家具備世界影響力的礦業巨頭。
就在徐良緊鑼密鼓的忙著兩家企業整合的時候。
這場并購的影響力也不斷向四周蔓延。
咚咚
敲門聲響起。
“進來。”
趙國安推開房門,看了眼老大的神色后,放輕腳步的走了進去。
“李總。”
李宏偉放下筆,“怎么了?”
趙國安連忙把手里的文件遞了過去。
“我們發給紅巖的傳真他們回復了。他們說,優尼科石油可以出售給我們,但前提是,我們拿出230億美元的現金,或者價值250億美元的股權。”
李宏偉瞬間怒了。
“230億美元現金?250億美元股權?他這是把我們當凱子嗎?”
“李總,我覺得徐良根本就沒打算把優尼科石油賣給我們,故意開了一個高價,讓我們知難而退。”
李宏偉深深吸了口氣,他也這么覺得。
“你幫我給紅巖總裁辦打個電話,就說我要見徐良。”
“我馬上就去。”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