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接過劉強西手里的文件簡單翻了翻。
內容太多了,涉及到很多詳細條文,以及說明性文字。
一時半會也看不完。
“簡單說說吧。”
劉強西點頭后道。
“目前整個德農集團旗下有種業、農資連鎖、屯河農業、畜牧和糖業,五個事業部。
06年集團的總規劃也是按照五個部分來的。
種業方面,我們的主要目標是深耕大糧作物,尤其是有一定基礎的大豆和玉米,爭取成為該領域華夏最大的良種企業。”
大糧作物主要是指種植面積大,關系到國計民生的農業種類。
目前華夏稱得上大糧作物的主要有四種,大米、小麥、玉米和大豆。
“我們的計劃是,研發與并購并行。
通過每年投入15的收入研發雜交新型良種,不斷迭代,開發出更優異玉米和大豆良種。
并購的好處是能夠迅速占領市場,增加德農種業的營收。
而且,現在國內種業公司眾多,缺乏頭部公司,為我們的并購戰略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說到這里,還要再謝謝您。
您免去了德農集團的所有債務,讓我們有充裕的融資空間,可以獲得更多資本來發展公司。”
徐良剛收購德隆集團的時候,就把德隆旗下所有債務剝離了。
其中也包括德農。
但發展了一年多,德農旗下也不可避免的再次出現了債務。
騰龍計劃成功后,他為了少交資本利得稅,再次給旗下企業免去了債務。
所以德農又得了好處。
徐良微笑道:“有目標嗎?”
“有兩個,齊魯種業和冀省的天中種業,兩者主要以玉米和小麥良種為主,資產3億華夏幣左右,在齊魯、冀州、徽省有一定的銷售渠道和影響力。
在華夏種業公司中屬于大中型。
收購下來后,不僅能極大的補充德農種業的產能,還能讓我們覆蓋華北大部分地域。”
德農種業的主要市場在疆省、蒙省、陜省和東三省,華北市場規模并不大。
看他沒什么表示,劉強西繼續道。
“農資連鎖方面,繼續貫徹區域核心店直營,普通店面冠名的戰略”
農資零售店最基層的店面能直接下沉到村里。
這種級別的小店,根本不可能直營,行政成本太高了。
德農的辦法就是對這種小店冠名,讓他們成為自己的下級分銷渠道。
然后在更上一層的鎮成立直屬的三級直營店。
當然,并不是每一個鎮都有。
普遍都是農業大鎮才有一個直營店。
“今年我們計劃把齊魯省的直營店從739家增加到1128家,基本能覆蓋所有的城市和鄉鎮。把冀省421家店面,增加到900家,初步完成對主要城市和鄉鎮的覆蓋。
同時進軍豫省,開辟100家直營店,為未來更進一步發展打下根基。
冠名店從現在的1792家,發展到4000家。”
劉強西剛接手德農的時候,德農在齊魯和冀省的直營店加起來只有1000家左右,冠名店為零。
后來公司整頓,直營店沒增加多少,但冠名店的數量卻迅猛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