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堤康次郎時代,炒地皮是一項很賺錢的生意。
但后來東瀛政府為了禁止土地倒買倒賣,著手制定國土法,炒地皮的時代逐漸謝幕。
堤義明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市場信號,果斷將西武的業務重心從囤地買賣轉向地區開發,并且發揮過去的擅長,重點布局休閑觀光和酒店業。
多年的經驗告訴他,搞休閑觀光,孤立的項目是很難吸引大眾眼光的,必須有完整的配套設施,便利的交通、舒適的酒店和豐富的娛樂項目。
這個決定跟環球旅游集團搞景區開發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然,提老板是先行者。
徐良也是踩著人家的路運營自家的企業。
不過管它什么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
瞄準方向后,西武集團大舉借債,專門選擇大城市的遠郊山區大量買地,修鐵路,建休閑別墅、游樂區、高爾夫球場、滑雪場、觀光飯店及度假村。
東京品川地區是堤義明的第一個試驗田。
西武先在那里建了個王子大飯店,但效益一般。
后來,它不斷擴大業態,增建了溜冰場、滑雪場、網球場等娛樂設施,飯店的效益開始顯著提升。
這個酒店后來成了品川的地標性建筑。
盛田昭夫每次出國談生意回國后,都要先住進品川王子大飯店,在那里放松一下緊張的情緒后才回府。
品川地區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堤老板的信心。
他大膽地將這一模式推廣復制到全國,相繼在北海道富良野、巖手縣霞石等地大搞地區開發,使之成為旅游觀光勝地。
堤義明眼光獨到,所選的這些地方,多是自然條件好,但交通不便、不出名的偏僻之地,或者是過去曾經有名但已經衰落的地方。
不僅如此,西武集團還大手筆改善了市內交通,修建火車站、汽車站,提供飯店、超市、圖書館、劇場、學校等配套。
一個落后的農業市鎮迅速成為擁有8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
一時間,所澤模式在東瀛國內掀起巨大波瀾。
大量地方官員跑來拜會堤義明,邀請他去當地開發。
這種由堤義明首創的地區開發模式,也為西武集團帶來滾滾不盡的財源。
松下幸之助都再次對他贊不絕口,說堤義明不僅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還增加了新的創意,創造了西武集團的輝煌業績,是“中興之祖”。
撤離土地生意的西武集團,因此將休閑娛樂業推進至東瀛各大中小城市和集鎮,并將西武百貨、西友百貨開遍全東瀛。
西武真正的輝煌,還在80年代中后期。
1985年,面對不斷增長的東瀛經濟,倍感威脅的老美逼東瀛簽下“廣場協議”。
此后日元持續升值,致使東瀛出口遭受重創。
為了應對不利影響,東瀛央行連續5次降息,將基準利率從5降至2.5。
大量熱錢開始涌入了樓市。
各大企業在東京等地大興土木,普通國民也踴躍買房,甚至有不少人辭去工作專職炒樓。
在此帶動下,東瀛的不動產價格一飛沖天,東京房價每年翻一倍,其他中小城市每兩年翻一番。
到1990年,東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橫濱和神戶六大城市中心的地價指數比1985年上漲近90,全東瀛的土地資產總額可以買下4個美國!
整個東瀛樓市都仿佛次貸危機前的老美,烈火烹油,繁花似錦。
這一次,堤義明沒能抓住時代的脈搏。
在東瀛布局眾多的西武集團,也趁機加大休閑娛樂和飯店投資,并從金融機構大量貸款。
陶醉在所澤模式的巨大成功,沉浸在眾人贊譽中堤義明,早把父親當年的告誡忘得一干二凈。
在他的帶領下,西武集團的事業攀上了巔峰。
整個西武集團在全東瀛修建了數十處滑雪場、上百個高爾夫球場;遍布全國的王子酒店客房總數超過2萬間,成為東瀛排名第一的連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