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總,事情也沒有我們想的那么壞。
收購的同時我們可以用競業協議來約束紅太陽離職的高管和技術人員在一年內不能從事農資行業。”
“一年的時間太短了。”
甲骨文收購仁科公司后,一年的競業協議期一過,原來的公司創始人和高管,迅速招募被甲骨文開掉的仁科老員工創立了工作日公司。
一樣以開發企業資源規劃和人力資源管理軟件業務為主。
在包括漢華在內的風投支持下,工作日公司現在的估值已經超過10億美元。
又成了甲骨文的強大競爭對手。
這樣的錯誤,徐良不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
“徐總,一年的時間雖然短,但卻給了我們人事調整的機會。
期權獎勵、加薪,相信會有很多人留下來。”
“中層和以下的員工吃我們這一套,但高管團隊恐怕很難站在我們這一邊,他們跟楊守海捆綁的太深了。”徐良道。
紅太陽的高層全是一農集團的股東,人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徐總,任何矛盾都有積極和消極兩面,紅太陽的高層走了,確實對公司發展不利,但也方便我們從容調整,盡快完成公司的整合。”
“說的不錯,絆腳石沒了,確實更容易整合。而提拔起來的人,也會對我們更忠心。
不過為了保證公司的核心機密,研發團隊不要留在金陵,搬到魔都去吧。”
楊守海統治紅太陽十幾年,影響力太大了,根本不是一時半會能消除。
把研發繼續放在這里。
能被對方滲透成篩子。
到時候,德農研發的新農藥,被一農集團拿去銷售,他的臉就丟大了。
就算最后打官司能贏。
現有的法律環境下,賠得那點錢,肯定不夠填窟窿。
“跟金陵那邊接觸的怎么樣了?”
“他們說,只要我們繼續把紅太陽集團總部放在金陵,以及未來五年內在金陵投資30億華夏幣,打造華夏最大農藥生產基地的項目能落地,他們就愿意支持我們對紅太陽的收購。”
徐良微微頷首,30億算不上什么大數目。
而且德農收購紅太陽,本來就打算以它為根基,壯大自己在農藥領域的實力。
投入巨資是肯定的。
“那就盡快簽合同吧。”
“是。”
“對了,我是個守信用的人,既然答應把南孚電池出售給楊守海就會遵守約定。
但,我要的是全現金,少一毛都不行。”
看著大老板的神色,劉強西心里秒懂。
南孚電池上市后,市值已經接近30億港幣了。
考慮商譽和溢價,至少要35億華夏幣以上。
楊守海能掏錢出來嗎?
肯定不行。
金陵一農集團的總資產撐死也就15億華夏幣左右。
除非他愿意把一農集團賣掉,拿到一筆錢后,再以收購成功后南孚股份作抵押融資,才能收購成功。
這么做的代價就是徹底退出農資行業。
他真這么選,徐良肯定把南孚賣給他。
“徐總,為防意外,我覺得我們可以加上一個期限,比如一年。”
“老劉,還是你腦袋轉得快,確實要加上一個期限。”
給了你機會你把握不住,就不是我們的問題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