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徐總見笑了,東瀛人欺人太甚,把咱們華夏人的尊嚴放在腳底下踐踏,我相信任何一個有良知的華夏人,都會和我一樣的反應。
我要是再年輕一點,說不定還會把東瀛人揍一頓。”
“黃總性情中人,讓人佩服。
請坐吧。”
到了聲謝后,雙方分賓主落座。
黃東升雷厲風行,坐下后就把自己提前準備好的資料放到了徐良面前。
“徐總,這是我們京東方現在最新的運營資料和財報,請過目。”
“黃總真是快人快語。”
“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能節省就不要浪費。”
徐良微笑著點了點頭。
“那我先看一下。”
“徐總請便。”
徐良拿起資料認真看了起來。
京東方的前身京城電子管廠,是一家擁有輝煌歷史的老牌軍工企業,也是蘇聯援建的156項目其中之一。
在1960年,產值達到3.38億,給國家上繳凈利潤1.19億,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這家軍工廠一度是全亞洲最大的電子管廠。
后來為了支援三線建設,電子管廠連人帶設備整體搬家,實力遭到嚴重削弱,再加上八十年代的時候,電子管技術開始被半導體技術取代,廠子效益開始江河日下。
為了謀生,電子管廠和松下合資建廠,但東瀛人不僅封鎖核心技術,甚至連分紅都克扣拖欠。
廠里幾千名退休職工,年輕時都為國防工業還有尖端設備突破,做出過實打實的貢獻。
但在九十年代初期,他們卻連一口飽飯都吃不上,只能帶著口罩和破帽子,到酒仙橋附近的菜市場撿攤販不要的白菜幫子。
黃東升從1981年大學畢業就進入了電子管廠,在廠里工作了十年,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就在他準備另謀出路,追隨大流下海經商的時候。
老廠長找到了他,希望他能擔任廠長,帶領電子廠走出困境,但黃東升堅定拒絕,執意要離開。
廠里的老員工出來挽留黃東升。
你希望讓我們的老師傅們再撿白菜幫子嗎?
你不能走,我們愿意跟著你一起干。
就是這句話讓黃東升徹底回心轉意,受命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領著京東方上演了一出絕地求生的精彩大戲!
黃東升也沒有mbo這家國企,在創業初期的時候,個人帶頭出了5000元,拉著全廠湊齊了650萬,開始大刀闊斧改革,打破過去的大鍋飯,全面市場化
只用了幾年時間,京東方就全面贏得新生,登陸深交所,并且連續盈利了十二年。
直到前年2005年,遇上面板周期調整,產品價格跳水,京東方血虧近16億,一次性就把之前十二年賺的錢全虧了。
去年京東方再次錄得虧損近18億。
賺錢兩三億的賺,賠錢十幾億的賠,黃東升這兩年真的感到很絕望,還不到五十歲的人,頭發都白了一半。
為了走出困境,他找到國內四家彩電企業,準備一起干場大的。
然而,松散的商業聯盟被東瀛人近乎戲弄般的分化瓦解掉,往黃東升胸口上再插了一把刀子。
不過他沒有就此服輸,也沒灰溜溜的離開京東方,還在想辦法破局。
對于這家奮斗半生的企業,他懷有很深的感情,從二十多歲大學畢業就加入,見證過它的輝煌、低谷、新生,早就成了他的一種精神寄托。
看著聚精會神翻資料的徐良,黃宏生心里忐忑起來。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京東方現在的慘狀。
而且京東方的虧損才剛剛開始,按照國外廠商的經驗,這種虧損還要持續很多年。
所以他找了一圈,除了上面支持外,根本找不到任何愿意給京東方投資的機構。
如果再被漢華拒絕,他一時半會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嘩啦
徐良放下資料。
“黃總希望拿到多少投資?”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