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只要路子對了,剩下的交給時間,總有發展起來的那一天。
從05年到現在,雖然火炬集團一直在整合,除了南孚的鋰電池業務,并沒有大步擴張。
但集團05年的總營收依舊突破了230億華夏幣。
在研發投入大幅增長的情況下。
凈利潤反而比德隆的時候更高,達到了13.4。
06年前四個月,總營收突破84億華夏幣,全年總營收預計破270億。
凈利潤預計突破16。
因為徐良把火炬集團原本高達47億華夏幣的債務全給償還了。
這是徐氏收購湘火炬剝離債務后,第二次剝離債務。
“咱們之間就不用客氣了,坐吧。”
兩人坐下來后。
“跟彭城方面溝通的怎么樣了?”徐良直接道。
“不順利。比起我們,彭城更希望徐工跟凱雷合作,后者是國際資本。
而且承諾收購徐工后,不僅會投資2億美元幫它擴大生產。
還會幫它聯系現代、卡特彼勒等世界級的重型機械企業,引進它們的先進技術,提升徐工的技術能力。
還承諾給徐工介紹更多的國外客戶。
比起這些,我們哪怕收購價更高也不占優勢。”
彭志宇頗為苦惱。
收購徐工是火炬整合完成后第一項重大并購,結果一上來就碰到了挫折。
“別著急,凱雷的收購注定不可能成功。”
看著他詢問的眼神,徐良微笑道。
“三一的向波是不是一直在反對?”
“是。”
凱雷收購徐工,本來是06年華夏最轟動的一樁收購案,現在完全被漢華收購京東方取代了。
雖然京東方是定向融資,但這在外人看來跟收購沒什么兩樣。
即便如此,徐工收購案關注度仍然極高。
而且反對的人也非常多,其中以三一總經理向波最為激烈,他在自己的新浪博客和微博平臺上,連發40多篇文章。
詳細闡述了這場收購背后的利益關系和潛在風險,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當然,其中也有徐良暗中推波助瀾的關系。
“徐總,不是說上面已經通過了這樁收購的審查嗎?”
“通過?呵呵,刻意放出來的煙霧彈罷了。徐工前身是兵工廠,掌握著全國重型工程機械領域的核心資源,你覺得這樣的企業國家會讓一家國外資本接手嗎?”徐良道。
縱觀國內這些被國外徹底收購的公司。
基本都位于日化和消費品領域,事關國計民生的能源、鋼鐵、機械、汽車、交通等領域,除了中小企業,真正的國家級骨干企業沒有一家被賣。
最多就是合資,外資還不能拿到控股權。
徐工也不例外。
“可即便徐工不被賣,合資的話恐怕上面不會阻攔。一旦合資,我們就徹底收購了收購徐工的機會。”
“你說的沒錯。這也是我這次來的原因。”
彭志宇眼神露出期待。
“您有辦法?”
“嗯。”
彭志宇下意識的要問,話到嘴邊被吐露起來的敲門聲打斷了。
李金玲推門進來。
“徐總,凱雷亞洲區總裁迪埃斯阿諾德先生打電話過來,希望明天上午可以來拜訪您。而且他留言,他也住在開元迎賓館,如果您有時間的話,他可以隨時等候您的召喚。”
“凱雷的消息倒是精準,我才剛到,他們就已經知道了。”徐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