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九號紅巖魔都總部。
視頻會議室里,高懸著幾塊21英寸的液晶屏幕。
泰華集團ceo陸覺,泰華集團高級副總裁,分管富華住宅地產的沙志剛;紅巖首席運營官夏長勝,戰略咨詢部鄭云飛,漢華集團全球投資研究部胡文泰。
基本都是徐氏旗下的高層,也是徐良顧問團隊中的一員。
“資料都發給你們了,有什么看法?”
“徐總,我不建議接手杭城‘奧體博覽城’項目,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目前華夏的市場環境,不具備運營大體量體育設施的基礎。”
大型體育場所需要發達的體育產業去支撐,華夏別說現在沒有,即便徐良重生前也沒有。
甚至還更爛了。
海參鮑魚都救不了華夏足球隊的那幫慫貨。
“第二,泰華集團沒有運作大型體育場所的經驗和能力。
第三,投資太大。
目前泰華的凈負債已經突破300億美元,負債比突破60%,所以我們不適合投資那些長時間無法盈利的項目。”
泰華現在的運作模式很簡單。
以公司的名義,在紅巖擔保下發行一筆企業債。
紅巖的信用級別是3a級,只有它提供擔保,才能確保泰華的債券不是垃圾債。
才能以較低的利息從資本市場融資。
這些債券通過漢華證券的平臺在全亞洲,以及部分歐洲市場銷售。
融到錢后,泰華用這筆錢在華夏拿地。
拿到地后,讓合作的建筑公司墊資開發。
泰華用這塊地從渣打銀行、中#國銀行、華夏銀行等紅巖和漢華有持股的銀行貸款。
有土地這種實打實的抵押物,銀行給的利息不會太高,同時抵押率也能達到七成。
泰華拿到的錢再去拿地。
重復上述的過程。
至于建筑公司的錢,基本都用泰華商業地產的營收去支付,如果不夠的話,就用貸款去支付。
如果貸款不夠繼續拿地了,那就再發一筆企業債。
這是泰華商業地產的運行邏輯。
如果是富華,又不一樣了。
讓合作建筑公司墊資完成樁基工程后,直接賣樓花,輕松就把錢賺回來了。
至于泰華旗下其它業務,自己賺錢自己花,合理負債就行。
所以,陸覺對‘奧體博覽城’沒有半點興趣。
建成之后不能及時回款,意味著泰華現金流下降,想要維持擴張,只能繼續舉債,這無疑加重了泰華的債務負擔。
徐良不可置否。
“老陸說完了,你們呢?”
“徐總,‘奧體博覽城’項目,您是打算自己投資,還是交給泰華?”鄭云飛問道。
作為紅巖戰略投資部總監,他很清楚這段時間,徐良一直在增加紅巖的負債,使紅巖的財務結構重新恢復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