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你看這樣行不行。
這些迷你債券依舊由銀行和證券公司來進行回購。
大概能變現85億港元。
然后把這些錢交給你們來運作一只公募基金。
等過上幾年時間,投資者的損失就應該能全部填平了。”
徐良笑出了聲。
“任總,你真是夠信任我們的。
萬一基金虧損了怎么辦?
那投資者不得找我們麻煩?
還有,發行和募集一只全新的公募基金。
那也是需要征得3萬名投資者同意,不能代替別人做決定。”
任義剛嘆了口氣,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看來這一刀是注定躲不過去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明年他將從金管局總裁的位置上退下來,光榮結束將近40載的公務員生涯。
沒人愿意在退休的關口,帶著不光彩的一筆離開。
特別是對他這個領導打贏港島金融保衛戰的人來說。
不提于一世英名,毀于一旦。
看老頭滿臉凄苦的樣子,徐良多少也有點憐憫。
“任總,解鈴還須系鈴人。
這件事的過錯歸根結底是雷曼兄弟和20來家銀行和證券分銷商。
現在雷曼倒閉破產了。
我們接手過后,也不會再用雷曼的名字,會改頭換面的重新組成一個大型金融集團。
新公司新氣象,雷曼過去積攢的客戶資源,我們不稀罕。
即使要招攬客戶,我們也是以過硬的業績和服務水平來打動投資者。
而不是什么‘全額本息擔保’。”
漢華證劵這兩年在大中華區經營的非常成功,在日韓和南洋也有一定的積累。
唯獨在歐洲和南美始終沒能打開局面。
他拿下雷曼,就是打算彌補這方面的缺點。
所以雷曼的亞洲資產屬于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任義剛連忙點頭,他還是很理解徐良決定的,這次捅的簍子確實太大了點,不好填上。
徐良繼續道:“如果想真正的平息民怨,只能讓銀行和證券公司按債券的面值進行回購。”
任義剛搖了搖頭,苦笑道。
“已經試過了,可這些公司的態度都很強硬,我們又不好動用行政手段來逼迫他們。
說到底,還是我們金管局的工作沒有做好。
沒有及時發現風險和叫停迷你債券的銷售,導致出現了今天的這種局面。”
難得他說句真話。
‘迷你債券’這狗屁倒灶的事,各方都有責任。
監管缺失,銀行麻木,投資者貪圖高息,且不具備相應的金融知識。
以上三者,只要有一個不出現問題,就不會導致出現今天的這種難以收拾的局面。
銀行還愿意提前回購債券,讓投資者提前拿回六成本金,差不多已經夠意思了。
看看老美。
管都不管。
你要是敢鬧,他們就敢把你送進去踩縫紉機。
看著頹廢的任義剛,徐良沒再多說。
該說的他已經說完了。
他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想把他牽扯進這倒霉官司里,沒門。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