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上輩子徐良在商場見過太多狗屁倒灶的事。
所以即便他有能力達成彭志宇說的,迷你債券再投資計劃。
他也拒絕了。
有更輕松賺錢的計劃,何必去蹚渾水?
所以他沒有賣任義剛面子。
哪怕不掏錢,只是費一些人力,幫忙善后也不愿意。
當然,如果受損失的是內地老鄉的話,說不定他還會考慮一下。
現在嗎……
“老彭,如果雷曼亞洲交給你的話,你打算怎么運作?”
“我?”
彭志宇滿臉詫異。
他可沒有運營金融公司的經驗。
不過作為大佬的助理,金融這一塊,他可以沒經驗,但不能不了解。
回憶著自己之前看過的金融資料,以及過去多年的管理經驗。
思索半響后。
“雷曼一破產,以前的客戶資源都報銷了一大半。
不然我們也不可能以這么便宜的價格拿下它。”
所以第一步就是重新梳理業務。
拿投資銀行業務來說,現在雷曼就是負面的代名詞。
恐怕沒幾個人還愿意讓雷曼承擔證券發行人的角色?
太不吉利了。”
徐良哈哈大笑,“確實是這個理,哪怕我們換個名字。
人家稍微一打聽,覺得里面的人全是雷曼曾經的團隊,估計都不會有什么好印象。”
彭志宇:“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漢華之前又沒有投行業務,沒有相應的團隊進行替代和換血。”
徐良輕輕搖頭,“換血就不必了。
雷曼亞洲的業務這些年發展的很好,亞洲團隊還是值得信任的。
真正作死搞事的,是紐約那幫人。”
他打算暫時留下雷曼的人,先整合業務,后續再進行人事考核。
確實足夠優秀的話,不僅留用,而且還要重用。
不過,人員的整合,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成功。
尤其漢華和雷曼的企業文化不同。
想要完成真正的整合,還需要時間。
“不過話說回來,雷曼海外現在四千多人,漢華目前手上又沒有這么多業務,就讓他們這么歇著?
拿不到獎金的話,光掙基本工資,即便我們不裁員,也會有人離開。
而且離開的還可能是真正能做事的人。”
彭志宇道。
巔峰時的雷曼兄弟正式員工過萬。
今年上半年為了降低損失,陸續裁員。
吃干飯的基本都走人了。
剩下的都是雷曼多年來積累的精英。
徐良收購雷曼,一半的原因就是為了這些人才。
如果他們走了,漢華可就賠了。
“歇著?
怎么可能?
早在收購之前,漢華就已經準備好了足夠的業務。
而且,整合團隊、資源最好的方式就是動起來。
只有動起來,才能快速發現和解決問題。”
次債危機這么大的撿漏機會。
徐良布局了這么多年,早已經磨刀霍霍。
別的不說。
只是并購業務,就有幾十樁。
漢華并購和重組部門早就連軸轉了。
現在雷曼的人加入進來,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再就是投行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