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的價格是
“徐先生,‘默林娛樂’交易沒有問題。我這次來,主要是希望跟徐先生洽談另一件事。”
“請講”
“不知道徐先生對‘希爾頓全球酒店’有沒有興趣”
徐良愣了一下。
“蘇先生是認真的“
“當然。”
這可真讓徐良有點意外了。
“據我了解,‘希爾頓全球酒店’貴方收購剛剛一年,怎么突然想到出售了”
蘇世民攤了攤手,臉色發苦。
“雖然有點難看,但收購‘希爾頓全球酒店’是黑石成立以來做過的最差的一筆交易。
投資人和合作方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所以,我們打算出售它。”
徐良很能理解蘇世民現在的苦衷。
‘希爾頓全球酒店’確實是一筆稀爛的交易。
200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復蘇推動酒店業繁榮。
黑石集團作為地產私募巨頭,瞄準全球第四大酒店集團希爾頓,計劃通過杠桿收購實現私有化。雙方經過長達一年的談判,最終于2007年7月達成協議。
黑石以每股47.5美元現金收購希爾頓全部公開發行股份,總價260億美元(含債務)。
較收購前股價溢價40%,創下當時酒店業最大并購紀錄。
黑石自有資金投入56億美元,其余185億美元通過杠桿融資完成。
這樁交易完成后,不到三個月。
次債危機就爆發了。
這樁一開始看起來還不錯的交易。
轉眼就成了眾人批判的對象。
黑石及其合伙人似乎覺得他們付的價錢太高了,動用了太多債務。
而且挑選了一個最差的時機完成交易。
一些合伙人,主要是貝爾斯登和雷曼兄弟的崩塌,加劇了危機。
更重要的是雷曼兄弟倒閉,經濟危機全面爆發后,全球旅游業嚴重下滑。
入住率暴跌的希爾頓利潤驟降至預期一半,無力支付高額債務利息,市值蒸發60億美元。
屋漏偏逢連夜雨。
其競爭對手喜達屋酒店及度假酒店國際集團將希爾頓告上聯邦法院。
指控希爾頓的員工竊取喜達屋成功的‘w酒店加盟計劃’。
喜達屋稱這是‘顯而易見的企業間諜、竊取商業機密、不公平競爭和電腦欺詐’。
美國司法部已開始調查喜達屋的指控。
業績承壓,再加上司法調查。
雙重壓力,讓黑石疲于應付。
關鍵,這還只是‘希爾頓酒店’帶來的壓力。
黑石作為另類資產投資機構,旗下持有不少地產和物業。
次債危機,對他們的沖擊最大。
很顯然,黑石有點頂不住了。
徐良微笑道:“我們確實對希爾頓有興趣,但不知道貴方打算賣多少錢”
“260億美元,我們可以接受貴方三年內付清所有款項。”
徐良搖了搖頭。
“蘇先生,現在的希爾頓酒店還有溢價50%,不,按照最新的股價,應該是60%的底氣嗎
如果我答應收購。
我會被全球投資界的人罵成傻瓜。”
蘇世民也知道這個價格不現實。
“徐先生能接受什么樣的報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