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0章建議和饋贈
婁偉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漢華的對沖基金在國際金融市場取得了巨大成功。
讓他和上面的人看到了一個好機會。
對沖基金賺錢雖然很快。
但只為gp和lp產生回報。
而一家優秀的投行,可以撮合、運作成百上千個大項目。
所產生的影響遠不是一個對沖基金可比擬的。
像高盛和大摩的年盈利不過區區幾十億美元。
但地位、重要性卻比很多更賺錢的公司要高。
婁偉:“雷曼兄弟近兩年已經坐穩了華夏內地外資投行撮合項目交易額的頭把交椅。
為華夏公司的多個大型項目擔任主承銷商或者財務顧問。
其中包括今年中鋁聯合美鋁收購力拓英國公司股權的牽頭財務顧問;
華能斥資42億新元,收購新加坡大士能源公司100%股權的獨家財務顧問;
中石化15億美元可轉債項目的獨家全球協調人;
華信銀行去年h股上市的聯席簿記管理人。
我們自己的投行。
比如中金、華信建投,一直在自己的池子里打轉,缺乏海外影響力,也對海外市場不熟悉。
加上官方色彩太濃郁,一直以來,都是外資投行在承接我們的海外大項目。
我們在這期間交了不少學費。
所以一直希望誕生一家華夏自己的民營投行。
這樣的話,很多項目都可以放心的交給這家民營投行去負責。
也不會被人家過度解讀和排斥。”
徐良點了點頭,他理解婁偉以及官方的難處。
假如收購一座澳洲或者南美的礦山。
上面派中金去談,可能人家覺得你不專業,沒有名氣。
而且都是官企,不愿意跟你談。
那就只有把任務委托給高盛、大摩這些外資投行了。
但這些機構不是什么好鳥。
經常挖坑不說,還要吃完上家吃下家。
華信泰富的宋家在澳元合約上面被人家玩的團團轉,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出現一家民營的、在國際上有影響力和擁有專業水平的投行。
能夠讓中資企業出海少踩很多坑。
但前提是,這家投行要值得信任。
在婁偉看來,徐良是經得起思想考驗的好同志。
不僅能賺錢,關鍵時刻還能抗事。
把這個任務交給漢華,他放心,上面也放心。
“上面非常重視你,說你是金融、科技兩開,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要多多重視和幫助你!”
看著婁偉那鼓勵的眼神,徐良心中有數了。
“上面過譽了,漢華能有現在的成績,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還有千千萬萬個漢華員工的共同努力。
不過,我可以保證。
既然上面把如此重大的任務交給我們。
那漢華所有員工,包括我個人在內,一定會竭盡全力去完成。”
關鍵時刻,徐良絲毫不含糊。
畢竟,我東大自有國情在啊。
在這里做生意,上面才是老大。
他可不想將來落得跟老王一樣的下場。
婁偉滿意的點了點頭。
顯然對他的表態很滿意。
“你有這個態度就好。
不過,不用太著急。
業務的事情,還是要結合你們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以及外部形勢。
一點一滴的去累積,欲速則不達。
現在你們的對私募股權做得很好。
給國家外匯的保值增值做了很大的貢獻。
在做好對私募股權業務的基礎上,再去做好你們的投資銀行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