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
伴隨著商業競爭進入深水區。
尤其是隨著昆侖工業集團越來越多的參與國際商業競爭。
技術,尤其是高精尖技術。
將越來越多的成為我們戰勝對手的唯一保障。
將來的全球競爭,一定是技術為王,科技為王,贏者通吃!”
嘩啦……
所有人都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
林世偉從財務的角度出發,為眾人描繪出了‘昆侖工業集團’輝煌的現狀,以及光明的未來。
因為有眾多數據的支持。
他的話不僅有理有據,而且透著強大的說服力。
非常鼓舞人心。
掌聲稍歇后,李光南笑呵呵道。
“看來我以后要多向雷總、林總請教,然后再發言,否則就成了紙上談兵。”
他年紀大了,很多事情都看開了。
也沒有被人駁了面子的感覺。
“不過,雖然集團的收入在不斷增長,研發投入越來越高,但我還是希望集團在開辟新業務的時候要更謹慎。
尤其是航空航天這種需要長期投入,甚至即便是投入了也不一定看到產出的項目上,尤其要注意。
國家還不富裕。
像昆侖這樣舍得投入研發的大型公司也非常少。
把資金用在更急需的領域,解決那些更急迫的技術短板。
不僅能立竿見影的提高公司的收入,還能迅速累積更多的研發資金。
穩步而有序。
積土成山。”
他的想法很簡單,不要那么急切的搞研發,搞新項目。
稍微緩緩,等一等推向市場的產品和業務開始自我造血。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像現在這樣大筆砸錢,貪大求全,盲目為了趕上西方,追求高大上的項目。
后面要是出點什么意外就麻煩了。
多少大老板、大企業倒在了資金鏈斷裂這一步。
哪怕徐良是首富,手里能支配的錢也是有個上限的。
并不是可以隨時變出錢來的財神爺。
看著言辭懇切的李光楠,徐良笑道。
“李院士金玉良言,我會牢牢記在心里,你們也都記住。
居安思危,不管是企業發展,還是研發投入,都不能盲目。
要根據集團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和財務投入。
同時,我也想請李院士放心,昆侖工業集團不會無邊際的擴充研發方向。
航空航天是我們最后一塊業務版圖。
未來我們不會輕易再擴張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