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聊了兩句后,徐良掛斷了電話。
……
未來科學城,鴻蒙總部。
盤古公司辦公室內,徐良在電腦上操作半響后,滿意的點了點頭。
“老楊,王博士,這次的‘云帆2.0’系統比之前的1.0運行更穩定,響應速度更快,計算量也更大了。
不錯。”
從盤古公司成立到現在,已經四年多的時間。
四年里,盤古公司一共推出了兩款‘云計算’產品:太極和云帆。
2006年,盤古公司推出首個云計算產品‘太極’。
web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可以使用它存儲數字資產,包括圖片、視頻、音樂和文檔等等,算是一個軟件即服務平臺(saas),云儲存軟件,叫云盤也行。
2007年年底,盤古公司又推出了第二個云計算產品‘云帆’。
又稱彈性計算云。
彈性這個詞很講究。
它意味著使用者可以彈性地運行自己的aazon機器映像檔。
在這個虛擬機器上運行任何自己想要的軟件或應用程序。
并且租用的計算資源可隨時按自己的意愿進行增加、縮減,按需付費。
在云計算三級劃分中,這屬于最底層的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
一年過去,盤古又通過三次改版后,成功推出‘云帆2.0’。
放眼全球,能在云計算領域跟盤古公司媲美的只有亞馬遜了。
不過他們不像鴻蒙盤古,沒有徐良那么清晰的戰略規劃,資金投入也不如徐良那么堅決。
在云計算產品的研發上,總是遲了三個月或者半年。
但憑借著美國公司的優勢,在全球云計算市場,跟盤古公司平分秋色。
“多虧了董事長您的大力支持和戰略規劃,我們盤古公司才能發展的這么快,這么好。”
盤古公司總裁楊廷坤連忙道。
徐良擺了擺手。
“我只是提了點意見,給了點錢。公司能發展到現在,能始終在技術上領先全球,王博士帶領的科研團隊,才是最大的功臣。”
王建臉上露出了高興又羞澀的表情。
“您過獎了。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
徐良看過去的眼神,就仿佛看一塊寶貝。
在全球云計算領域,王建絕對是最頂尖的人才。
前世,在他的帶領下,阿里做出亞洲第一云計算。
回應了所有質疑后,立馬無數的榮譽加身,還成功當選了院士。
不過事后當記者采訪王建。
提及那段艱難的云計算研發歲月時,王建幾度淚如雨下。
當時全公司都嘲笑和質疑他,只有杰克馬愿意相信他。
并給予了他巨大的物質支持和精神鼓舞,不然他真的可能堅持不下來。
杰克馬不懂技術,在創業過程中也做錯過很多決策。
但他做得最正確的一項決定就是堅定不移的相信王建和大力投資云計算。
阿貍在云計算取得的輝煌成功。
擺脫了外界認為‘阿貍不懂技術’的固有烙印。
也使得阿貍云代表華夏科技站到了世界科技最前沿。
所以,在盤古公司成立后,徐良第一時間就派人把他挖了過來。
而且把他扶持成盤古云技術總監。
王建也沒有辜負他的信任,帶著從全球聚集而來的技術團隊和充足的研發資金,從零開始,憑借徐良提供的開發藍圖,做出了全球最成功的云計算。
拍了拍他的肩膀后,徐良招呼兩人來到辦公室坐下。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