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紀錄片前輩開始在各自的渠道發生,這樣的信息在多個群里來回傳播。
但,體量有限啊。
哎,國產獨立紀錄片還是人丁凋落啊,沒有那么多的土壤能滋養他們,指望周游也是杯水車薪,一個人養不起一個行業,最多能保住這個行業的火苗。
剩下的也大都是兼職的。
沒有本職工作的供養,吃飯都是問題,更別說為了理想發光發熱了。
還有就是其他紀錄片暫時不在這次播放范圍內,主要是為了扶持獨立紀錄片,至于哪些有資金,有渠道的,也看不上周游這些事情。
還是那句話,周游喜歡雪中送炭,不喜歡錦上添花。
臨到最后,發現,真的湊不夠紀錄片放映,只能放寬標準,把歷年的也參加進來。
這才湊夠了二十部紀錄片,長短還不一樣。
有舊有新,無所謂了,先開張再說。
時間一晃,就到了紀錄片節即將展映的時刻,這段時間,周游也懶得跑,一直在我在家里,休養生息。
把送展的紀錄片全都看完了。
像是一個餓了許久的人,一下子吃飽了,靠在椅背上舒服的,舒服的曬著太陽。
“何導,我準備成立一個幫扶基金,專門用來幫助我們紀錄片的這些困難群體,你說有沒有可操作性”
周游打電話給何哉。
何哉其實已經回來了,只不過一直在忙,只有周游可以當甩手掌故。
“肯定可行,就是幫扶標準比較難以界定。”
“特別是愿意接受我們拍攝的人,都是給了我們肖像權的,也是紀錄片能播出的原因之一。”
“不過,這個幫扶基金很多事情不能提前說,不然味道就變了,真實性也會收到影響。”
周游邊聽邊點頭。
有實操經驗的就是不一樣,考慮事情比較細致,也更具有操作性,提出的建議都很中肯。
雖然拍攝對象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影響,但也是正常的。
只要與人接觸,都會收到影響,就看是對拍攝對象有利還是無利了。
不能單純為了記錄而記錄,還是要做一些事情的。
不然拍攝紀錄片的意義何在當事人都得不到幫助和關懷,卻指望看紀錄片的人發善心嘛
宏大史詩和周游無關,困難個體,周游還是想拉一把的。
何哉在接到電話后,也是第一時間趕了回來,全部都準備妥當,就等4月11日,做開幕式了。
“游哥,基金成立的事情不是很急,這個開幕式講話,你要不要來講”何哉最頭疼的是這個。
現在還沒確定主講人。
周游搖搖頭“我喜歡低調,伱又不是不知道,這個你來講,或者請周昊、老陳都行,他們資歷夠,也能壓的住場子。”
“要不要邀請校領導參加”何哉有些拿不準。
“不用,這算是民間聚會,看看今年效果吧,大家都有些不放心。”周游實話實說到。
何哉聽到這里,也明白了。
風險和收獲不成比例,實在是風險太大了,獨立紀錄片還是有些潛在風險的。
哪個人出面,就相當于哪個人站臺。
都是成年人了,利弊得失都要考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