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法律的解釋權在我
為了減少對大頭的刺激,周游沒有直接去廬州,而是在金陵過渡了一下。
還有個原因,那就是去看下人民的劇組。
這部劇從成立到誕生,直到最后的上映都是磨難重重。
周游這次是主動去的,什么都不為,就為了讓劇組沾沾自己的運氣。
有些話,說多了,自己都信。
這樣一部好劇不上映,實在是心里有些不甘。
有一本書,叫做追風箏的人,有一段時間很火,常年在暢銷榜上。
周游曾經拿下來看過,但就是看不進去。
因為很多人,帶入是主角,而周游代入的是那些阿富汗本地人。
一個是主人,一個是仆人。
主人無能,卻要仆人來保護。
當時周游就在想,主人這么無能,憑什么當主人,憑什么享受這樣的生活。
是的,周游當年就是這么想的。
一個無能的人,高高在上,自己犯錯了,卻要仆人來買單,最后又讓別人付出了死亡的代價。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世道
也許是人性刻畫的成功,也許是符合老米的價值觀。
反正這本書火了,順便把老美給洗白,給前蘇抹了抹不一樣的顏色。
有點像什么呢
一個功成名就的士人老爺,在年齡逐漸漸長的時候,開始內心不安,開始睡不著覺,想做一些救贖,來彌補自己內心的不安,和那些虧欠的道德感。
人們只會和自己身邊的人比較。
哪國人都是如此。
現代社會尤其如此,比以前的米國更加夸張。
解決了溫飽之后,肉體的饑餓消除了,精神還在那里嗷嗷待哺。
編劇,周森,著名的作家。
原來寫的書,不少人認為寫實,也有些人認為夸張。
直到互聯網的到來,直到信息的傳播越來越迅速,大家才知道,書里還是很保守的。
一個不受監管的人,能做出來的事情,真的是超乎人的想象。
現實啊,現實,你是那么的無情。
對于周游的到來,算是給劇組打了一劑強心針。
雖然很多老演員都是憑借著演技吃飯,也是見慣了娛樂圈里這些起起落落,對那些新貴不說不羨慕吧,至少保持了一份冷靜。
眼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的事情不要太多。
“李導好,來的有些冒昧,打擾了。”周游很客氣。
愿意冒險拍攝這樣電視劇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每年拍攝的電影,電視劇不知道多少,除了默默無聞的,還有更多的是連出生證都沒。
李露,也是一個老導演,在劇組現場穿著導演伽可汗,戴著眼鏡,50多歲的年紀。
“周總好,非常感謝周總給我們投資啊,當初要不是您這邊雪中送炭,我們還不知道能不能走下來呢。”
這句話是真心的,李露是真的想過不拍了,吃力又不討好的事情,干這干嘛,反正錢夠花了。
這種劇要么出不來,出來了,就是經典。
倒不是說導演多厲害,純粹是吃題材和時機。
還有一個就是,這里面幾乎都是老戲骨,演技在線是沒有難度的。
周游笑了笑“您客氣,舉手之勞,主要是對這個題材感興趣,也希望我們的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
“對,祝我們祖國長治久安,繁榮昌盛。”吳鋼作為主演之一,也作為周游的半個熟人,插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