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產品就是個老大難問題。
以前是運輸和銷量的問題,后來就是產品積壓,大家賣不出去的問題了。
同類型的太多,顧客選擇的余地也比較多,變得也越來越挑剔。
至于自己場地的那些,大都作為員工和村民福利了,賣不了幾個錢。
李寶銀和周國勤一起到廬州來。
“哎呀,周老師,你這地方越來越紅火了啊。”李寶銀見面就夸獎道。
周游笑笑:“我這幾年都沒變化了,你哪里看出來紅火了。”
“我看員工的精氣神不一樣了嗎。”李寶銀也不尷尬,確實發現不一樣了,越來越有自信了,整體上涌現出主人翁的意識來。
“我感覺,有點像以前國企老員工那精神面貌。”
人老成精。
說的還真是一點不假。
現在的年輕人沒感覺,以前的老人,或者跑的地方多的人,都有一種感覺。
私企、外企和國企的面貌是不一樣的,現在國企和以前國企也不一樣。
工人老大哥,不是一句話喊出來的,那是整個精神的體現,就這么說吧:里面的保安,對人都是不卑不亢,甚至是還有些過度的自信。
“李教授不愧是見多識廣,說話水平越來越高。”周游不得不承認,姜是老的辣,一語中的。
兩人閑扯幾句,周國勤就開始說了起來:“縣里找我很多次,我都拒絕了,后來干脆住在我們村,現在我們怎么辦?”
說道正事,李寶銀也嚴肅了起來,今天他來也是為了這個事。
沒辦法,他們學校相關行業,自從他在學校打出名氣之后,很多老師都拜托他,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機會,一起干一番事情。
只是,這樣的機會不多,甚至可以說是少。
“李教授什么意見?”周游問道。
李寶銀搖了搖頭:“養殖我懂一些,水果行業我哪里懂,我們做的更多的就是水果的培育和研發,但是現在人家要的是市場,這個東西不能憑空變出來。”
“不過,我倒是可以介紹幾個專家,大家一起商量看看。”
周國勤也是一頭霧水,不過比剛開始搞養殖的時候好一些,好歹心里不慌了。
“這樣吧,李教授先去找專家,大哥跟著一起去聽聽,然后再多邀請一些專家教授,去實地考察,考察的時候把縣里的人都喊上。”周游思索著。
“該有的姿態還是要有,但畢竟是投資,把全縣的情況摸清楚,難點在哪,出路在哪,痛點在哪,亮點特色是什么?”
“我們現在什么都沒有,兩眼一抹黑,也沒辦法下手啊。”
周國勤點點頭:“當初我也是這么說的,現在我們回去就把各種資料數據都整理出來,然后實地看一下。”
“嗯,大概的思路我有,但是現在還不明確,不過重新種植肯定就算了,只能往深加工和做精品兩個方向發力,現在市場競爭已經很激烈了,再擴大種植規模沒有意義。”周游說道。
未來也是如此,至少大的環境如此。
大家不是缺好水果,只是缺買的人而已。
后來一個柑橘,不就脫穎而出,靠的不就是宣傳嗎,到后來慢慢的也就泯然眾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