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書友說太多司馬,分不清。
還有人對此時的官職一頭霧水,我發個單章,簡單介紹下。
按州一個個來,時間是書中目前的晉惠帝太安二年303末。
1冀州成都王司馬穎。
晉惠帝元康九年299正月,冀州刺史、河間王司馬颙改鎮關中,成都王司馬穎出任平北將軍、都督鄴城守事,尋加鎮北大將軍。
刺史為楊淮。
永康元年300,司馬穎官職如故,刺史換成了李毅。
永寧元年301,司馬穎起兵討逆,拜大將軍還鎮。刺史還是李毅。
太安元年302,沒有變動,風平浪靜。
太安二年303,司馬穎官職如故,刺史換成了后將軍溫羨。
至此,司馬穎已上任五年。
2幽州王浚。
永康元年300,劉弘入為尚書,寧朔將軍、都督幽州諸軍事王浚上任。
刺史是誰無考,可能是王浚兼領。
永寧元年301,沒有變動。四月份,王浚進安北將軍。
太安元年302,都督王浚。
刺史石湛或石堪,不同史籍記載不同,我傾向于是石堪大家知道這一階段史書的問題了吧,錯誤茫茫多,前后矛盾的也很多。
太安二年303,都督王浚。石堪“還大將軍司馬穎右司馬”,和演接任刺史。
至此,王浚已上任四年。
3雍州河間王司馬颙。
元康九年299正月,司馬颙離開鄴城,改鎮長安。
刺史無考,可能司馬颙兼領。
永康元年300,無變動。
永寧元年301,無變動。四月份,司馬颙加太尉。
太安元年302,無變動。
太安二年303,司馬颙官職如故。刺史劉沈。
至此,司馬颙已上任五年。
4豫州齊王司馬冏、范陽王司馬虓。
永康元年300,王浚“還青州刺史”,“尋改幽州”。八月,司馬冏任平東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鎮許昌。
刺史何勖。
永寧元年301三月,司馬冏起兵討逆。司馬虓任安南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鎮許昌。
刺史何勖也跟司馬冏走了,“入為領軍”。
他走后刺史是誰無考,可能是司馬虓兼領。
太安元年302,沒有變動。
太安二年303,司馬虓進征南將軍。
至此,司馬虓已上任接近三年。
刺史為威遠將軍劉喬。
5荊州高密王司馬略新野王司馬歆劉弘
元康九年299,安南將軍、都督沔南諸軍事司馬略上任。
刺史劉彪。
永康元年300,司馬略改鎮青州。平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孫旂上任。
永寧元年301正月,孫旂“召拜車騎”,未赴被殺,夷三族。
也是在正月,孟觀任平南將軍、監沔北諸軍事,后被殺,夷三族。
至此,荊州的兩個都督荊州都督、宛城都督皆因司馬倫黨羽的罪名被殺。
司馬歆正月任南中郎將,二月加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
羊伊任平南將軍、都督江北諸軍事鎮宛城。
這一年的荊州刺史是宋岱有的史籍記載為宗岱,無語。
太安元年302,司馬歆、羊伊、宋岱三人官職如故。
太安二年303五月,因荊州大部分世兵被派往蜀中平亂,司馬歆、羊伊皆被起義軍首領張昌所殺。
五月,宋岱卒。應該是壽終正寢,就是不知道死于荊州還是蜀中,因為他去蜀中平亂了。
六月,劉弘任征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荊州刺史。
彭城王司馬釋任南中郎將、鎮宛城。
荊州你方唱罷我登場,沒一個人長久坐鎮。
6揚州譙王司馬隨劉準。
永寧元年301之前,濮陽王司馬允當了很長時間的揚州都督。這一年,譙王司馬隨接替,任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
這一年正月,郗隆拜揚州刺史,因其是趙王司馬倫黨羽,被人攻殺,父子皆死。
陳徽接任刺史。
太安元年302正月,司馬隨卒。劉準出任征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
太安二年303,劉準、陳徽官職如故。
至此,劉準當了兩年都督。
7徐州東平王司馬楙。
永寧元年301八月,司馬楙出任平東將軍、都督徐州諸軍事鎮下邳。
刺史無考,可能由司馬楙兼領。
太安元年302,都督司馬楙,刺史為冠軍將軍周馥。
太安二年303,都督司馬楙進衛將軍,刺史仍為周馥。
七大州、八大都督區寫完,累了,二以后再寫吧。
吐槽一句,這時代的史書一言難盡。
空白就算了,矛盾、錯漏才是最大的問題。有些州郡的縣名都不全,你敢信呵呵了。
同樣是戰爭,我感覺晚唐、五代十國的史料保存都比南北朝多,無奈。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