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部將石冰竄到揚州時,掀起偌大動亂,最后就是陳敏率兵討平的。
徐州封云作亂,陳敏復率兵討平,積功升為廣陵相。
司馬越自徐州出師,將陳敏召到身邊,為前鋒都督。
蕭縣敗于劉喬之后,陳敏看透了司馬越的草包本質,借口回去幫他募兵,一去不返。
接著便是割據作亂了。
其實,江南大族不介意再出現一個孫策。
無奈如今大晉朝還有點威望,實力也沒衰弱到極點,陳敏家世又一般,愿意與他合作的士人并不多,孫策卻是做不了了。
但不打仗是不可能討平的了,而今只能由大晉忠臣、荊州都督劉弘出師。
“四方多事啊。”糜晃嘆了口氣。
老實說,他對主公司馬越也有點腹誹。
陳敏之亂本可以避免的。若在蕭縣擊敗劉喬父子,陳敏能回江東嗎?回不了!
而且,挾此大勝之勢,陳敏的野心也會遭到壓制。
無奈一戰慘敗,不但陳敏跑回去造反,請來的鮮卑騎兵還大掠豫州,作了無數孽。
甚至于,糜晃懷疑青州劉伯根作亂,也與司空在軍事上的接連失敗有關。
說白了,威望太低了,有點壓不住場子。
“都督有何打算?西州軍心動蕩,擊之不難。獲勝之后,可曾想過在關中為官?”邵勛問道。
他察言觀色,發現糜晃有點失望。
當然,這點程度,并不會動搖糜晃對司馬越的忠心。
再失望,他也會盡心盡力。只不過,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很多事情都是從一點點的失望開始的,慢慢等吧。
“關中絕無可能。”糜晃搖了搖頭,道:“出了陳敏這檔子事,關中多半會給某位宗王。即便留人鎮守,也是短期的,厘定局勢之后,便會交給宗王出鎮。此戰若真能得勝,我多半會入朝為官吧。司空在朝中乏人,不能什么都靠王夷甫。”
入朝為官?哪有割據一方痛快!但升官入朝,卻也是再正常不過的擢升,況且糜晃本人并不抵觸,這就沒辦法了。
“別光問我,你呢?”糜晃看了眼邵勛,道。
“寸功未立,怎好談這些。”邵勛笑道。
糜晃亦笑:“看祁弘、劉琨等人一騎絕塵的樣子,你要立點功勞,怕是不容易。”
“總有機會的。”邵勛說道:“鮮卑人奔著長安去的,西軍只要不惹他們,多半無事。”
“唉。”糜晃嘆了口氣。
請來的兵,一個個桀驁難制,壓根指揮不了,如之奈何。
西軍的部署,現在摸清楚了。
一共有三道防線。
第一道就在弘農境內,以彭隨、刁默的兩萬余兵為主。
第二道防線在華陰,多為河北舊將,如牽秀、石超等,兵不多,區區萬余罷了。
第三道防線在灞水一帶,由馬瞻、郭傳兩將統率,兵力不詳。
昨夜兩人飲宴,聊了聊。
邵勛認為,如果第一道防線告破,后面就沒希望了。
過了潼關,一馬平川,不再有地利優勢。考慮到西兵普遍士氣低落,兵力上又處于絕對劣勢,這仗確實沒得打。
“你家那幾個塢堡如何了?”糜晃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