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來個騎士遠遠向常粲打招呼,并夠著頭看常家小院,看看他家新婦有沒有出現在院中。
常粲笑罵了幾句,隨即自豪地挺起了胸膛。
長安女人確實漂亮,唉,自己辛苦點就行了。錘煉武技之余,幫著干點農活,日子不就是這么過的么?
待把阿娘從禹山塢接來,再與新婦生幾個孩兒,日子就更穩妥了。
一定要多生幾個男孩!
以后選一個最出挑的,把自己這一身殺人的技藝都教給他,大了后還能跟著將軍出征。興許就建立了功勛,有了自己的家業。
老常家也要開枝散葉,說不定百年后就是個大家族呢?
風起于青萍之末。
有些東西,一開始平平無奇,不一定每個人都能看出其中的奧妙。
就梁縣豪強李利來說,他只看到了一個大軍頭貪橫殘暴,帶著一幫亡命徒搶他的地——雖然這些地也是他從別人那里搶來的。
然后呢,大軍頭又把搶到的地分給士兵,邀買軍心!
表面上看起來似乎也沒錯,好像就是這樣的,甚至還給第一批來的那百十個人配了部曲。
一兵三戶部曲,為那些亡命徒耕作百余畝地。
除此之外,如果有牲畜,似乎還會幫著放牧——這年頭,或因為開發程度不夠,或因為水利工程缺失,或因為人力不足,總之長滿草的荒地很多,是放牧的好去處,故嚴格來說,府兵們的收益并不止那百余畝地。
“唉!”李利踢飛了一截枯枝,心中郁悶不已。
他才三十歲,三年前開始接掌家業,主打的就是一個“勇猛精進”。
別人不好意思拿的地,他好意思拿。
別人不敢要的地,他敢要。
縣里面有好幾個吏員與他稱兄道弟,征兵收稅時保管把那些默默耕種自己土地的人給整個半死,然后他再來當好人,笑納土地和部曲。
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做的。世道如此,他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對。就許你士族侵占田地,不讓我等地方豪強發展壯大?亂世將至,田地多、部曲多、糧食多、院墻高,才是最讓人心里踏實的事。
這個材官將軍,早晚躺棺材!
呃,這話也就只敢心里說說罷了,因為李利很快看到了數十名身負重劍、弩機,身披鐵鎧的騎士。
偏偏這些人還不是樣子貨,而是貨真價實的敢殺人的亡命徒。
別問李利為什么知道,這個世道太多這種人了。
騎士們策馬而過的時候,渾身甲葉子嘩啦啦作響,武器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
那么長、那么重的劍砍下來,身披鐵鎧都要被劈得暈頭轉向,更別說他們家湊不出十副鐵甲了。
這幫人!李利心中氣悶,快步回到家中后,盤算再三,覺得這事不是他能改變的。
最好的辦法還是多聯絡一些人,造成聲勢,然后派人去洛陽,看看能不能找到門路,把邵勛這人給弄走。
或者,去潁川似乎也行?
總之,不能讓邵勛這么胡搞下去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