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歷次進逼洛陽的各路人馬遇到了一樣的困境,城外民宅太多,大部分質量還很好,拆都很費勁,故擺不開太多兵力,只能進行這種以“千”為單位的戰斗。
官軍出動了三千步兵、三四百騎兵,外加——咦,當先而出的這批步卒好怪!
劉靈定睛望去,只見百余士兵身材極為高大,且氣力驚人,即便身披兩層鎧甲,手持大盾、長戟,步伐依然不慢。
再看他們的陣型,更是怪異無比。
非傳統中原步兵大陣——事實上一百多人也排不出什么陣勢——隱隱數人一組,執大盾者氣力最佳,那盾簡直有一人高,在這會非常少見,盾手拿的不是環首刀,而是劍。
盾手之后,一人持長戟,看樣子勢大力沉。
一人持長槍,背上似乎還插著可投擲用的短矛。
這是什么打法?劉靈看不懂。
好吧,看不懂他也不多想了,直接發令:五百騎兵沖一下。
命令下達之后,五百騎便出了陣,先小步快跑,再慢慢提速,然后仗著己方人多,對方人少,竟然直接沖了上去。
赫然是當年界橋之戰,公孫瓚用萬余騎兵欺負袁紹八百步卒的翻版,直接硬懟——巧了,袁紹的八百步卒也和涼州脫不開關系,“(麴)義久在涼州,曉習羌斗,兵皆驍銳”。
五百騎洶涌而至,直接沖散了那百余步卒的陣型。
劉靈松了一口氣,但沒高興多久,卻發現那百余人散而不亂,竟然不結陣與騎兵廝殺了起來。
他們三人一組,一人將盾插在地上,盾后有撐腳,以此直面騎兵的沖鋒。
一人毫不畏懼,揮舞著沉重的長戟去砸馬背上的騎兵,或者干脆勾馬腿,看他們滿臉猙獰怒吼著的樣子,似乎打定了以命換命的想法,兇悍無比,殺氣沖天。
另外一人直接拿著投矛,“嗖”地投出一根,又準又狠,中者立斃,慘叫著摔落馬下。
他們有時候也會站穩在地面,拿長槍迎著騎兵就刺過去,怒目圓睜——你刺我,我也刺你,誰先眨眼誰是慫貨,敢不敢搏命?
不出意外,五百騎只沖進去了一小段就人仰馬翻,摔落地面者不計其數。
后續的騎兵連續遭受投矛襲擊,一片片落馬,蔚為壯觀。
“殺賊!”有長戟兵向前沖鋒,照著那些失去了速度,正在撥轉馬首的騎兵就打。
或刺或劈或砸,勇猛無比。
在他們的帶動下,盾手、長槍手、投矛手也沖了上去,迎著騎兵展開了沖鋒。
一部分敵騎繞到側面,拿出角弓射箭。
但涼州步卒很快反應了過來,劍盾步兵拿大盾擋住,投矛手再上,一根根擲了過去,仿佛練了很多年一樣,投矛指哪打哪,精準無比。
射得對方人仰馬翻之后,劍盾步兵跨步而上,拿盾牌直接砸在落馬后搖搖晃晃起身的敵騎身上,然后迅疾地刺出一劍,當場格殺賊人。
區區百余人,面對五百騎兵的圍攻,一絲慌亂都不見,井然有序地進行著戰斗,仿佛在過往的軍事生涯中,他們無數次面對過這種場面一樣。
敵騎很快潰退了,甚至可以說是四散而逃。
百余涼州重步兵殺起了性子,追在騎兵后面猛沖。
他們一邊追,一邊怒吼,隨手斬殺掉落在最后面的十余賊騎后,直接撞進了賊軍步卒大陣之中。
“殺!”一往無前的涼州勇士將前排的賊人給撞了個七零八落。
“咚咚咚……”鼓聲擂起,左衛將軍何倫抓住戰機,將禁軍步卒壓了上去。
“殺!”三千步卒看了半天,早就士氣大振,熱血沸騰,這會排著整齊的隊列,追隨著百余涼州勇士的腳步,朝已經慌亂無比的賊軍步卒沖了過去。
即便是劉靈悉心培養的步兵精銳,即便他們中很多人是逃亡士卒,有戰斗經驗,即便他們有三千人,但在面對百余涼州重甲步兵不講理的打法時,依然手忙腳亂,漸漸呈潰散之勢。
而當禁軍左衛步卒跟上來后,勝負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
這一戰,北宮純揀選百余勇士突陣,先破敵騎,再沖步兵,幾乎無人能擋。
一個多月速通河南的王彌賊眾,在津陽門遭受了一場恥辱性的潰敗。
涼州鴟苕(chitiáo),寇賊消。
鴟苕翩翩,怖殺人。
不知道當津陽門之戰的結果傳到建春門時,王彌會作何感想。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