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名勞動積極分子被編為民戶,落籍廣成澤南部的南山、汝陽二防。
此百人聽到自己的名字時,千恩萬謝,喜極而泣。
在廣成澤開荒種地可不是什么好差事,病死、累死甚至被打死的并不少見,今能成為民戶,可謂身份上的一大飛躍。
哪怕沒給他們分地,靠著給人當部曲,日子也能過得不錯。
他們離去之后,其他人幾乎羨慕得眼睛噴火。
不過,驚喜馬上落到他們頭上。
邵勛下令招募七百人為兵,分給王闡、郝昌、樓褒、樓權四將。
這樣一來,四位河北降將各領兵千人,于魯陽縣屯田,自食其力,邵勛額外補貼他們少許糧食,以令其有余力操練。
說白了,這四千人現在已經成了事實上的輔兵。
每次銀槍軍出征,幾乎都會把他們拉上,再塞一些工匠過去,安營扎寨、輸送糧草、樵采做飯、修理器械、照料牲畜綽綽有余。
輔兵出征亦有賞賜,再加上日常補貼、自己屯田,生活并不算太差。屯于魯陽縣的這批河北降兵之中,甚至已經有人娶妻,在當地扎根了。
去掉這批人后,汲桑降眾只剩六千左右,縮編為一個營,繼續耕作恤田,且下個月就會開始:種植冬小麥。
“元規,潁川役徒就要回鄉了,你是本郡豪族,發放余糧之事,就一力操辦了吧。”邵勛拍了拍庾亮的肩膀,道:“賬無需算得太細。他們辛苦了一整年,多拿點糧食回家,也好讓家里的日子寬松些,去吧。”
“君侯,征發役徒開荒,向來有之,從沒如此大方過。這……”庾亮有些疑惑。
“元規!”邵勛拍他肩膀的力氣更大了,讓庾亮齜牙咧嘴。
國朝泰始年間,于薊縣修造了一個水利設施,可灌田萬余頃。
而薊縣新增的這萬余頃良田,都是幽州官府征發役徒開荒所得。他們回家時,可沒說能帶余糧回家——所謂余糧,即秋收之后,扣除役徒開荒過程中消耗的口糧所剩下的糧食。
邵勛搞的這些,可算是善政了,同時也提高了開荒的積極性。
“人要有仁愛之心。”邵勛說道:“這等施恩機會,白給你的,勿要讓我失望。”
“諾。”庾亮應下了,很快便找人去操辦。
邵勛嘆了口氣。
這幫世家子,是真不把百姓當人看啊。
我都覺得自己已經是黑心資本家了,沒想到他們更狠。
南陽、潁川兩郡役徒輪番開荒,明年則輪到順陽郡役徒。
對他們好點,能降低鬧事的頻率,也能傳播自己的名聲。
廣成澤附近的襄城、南陽、順陽、潁川、汝南諸郡,他都有想法,早晚要一一占據。
人心這東西,虛無縹緲,看不見摸不著,但關鍵時刻就顯現出威力了。
傍晚時分,他登上了一處高坡,看著仍在辛苦勞作著的夫子役徒,看著一片片收割完畢的農田,看著一條條鋪好的路,看著一間間完工的屋舍,看著漫步徜徉著的牛羊馬匹,看著湖面上星星點點的漁船……
滿足感油然而生。
這才是他與人爭斗的底氣。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