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缺點也有。人不可能不犯錯,萬一哪天中了埋伏,死傷慘重就麻煩了,容錯率太低。也別覺得不可能,打勝仗多了,人是會越來越驕橫,越來越自大的如今擴充到四千騎,容錯率提高了很多,但財政壓力也跟著大幅度上漲,如果河西郡開發出來,對卑移都護府絕對是大好事。
邵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他隨口問道:「卻不知柳公帳下銳兵何在?哪天集結起來,與世兵、
王府護軍操練一番。」
柳安之點了點頭,道:「等八月吧。帳前、飛熊二營已經派出去了,押送糧草前往武威。三十萬斛呢,若被胡人劫了,老夫擔待不起啊。」
「關中已經輸送了五十萬斛去武威了吧?」邵問道。
「正是。」柳安之說道:「庾公至長安后,立召姚老羌入見,令其點三千騎,押送五十萬斛糧至武威。今年就這么多了,年前風沙太大,武威那邊應該不會啟運。明年春播后,大概會分批將此糧輸往敦煌。路上就得人吃馬嚼消耗一大批,真是—.—”
「敦煌無糧嗎?」邵問道。
「不多。聽聞還要雍、秦二州發一萬丁壯西行,至敦煌開荒屯田,所出就地存入邸閣,以備將來。」
「征遼時關西百姓未受擾動,而今卻要吃苦了。」
「太平了這么多年,也不虧了。」柳安之笑了笑:「下個月,東邊應該會有一批牲畜過境靈洲,前往武威。沃野鎮那邊應該也征集了牲畜,會沿著大河南下,前往武威。殿下可稍稍留意,這也是為西征準備的,先去涼州寄養、繁衍,將來或殺了做脯,或驅趕著西進。」
這準備真是夠充分的!邵暗道,糧食、牲畜、器械皆提前準備,將任務分解到兩三年之中,
盡量減少對民間的沖擊。
就是不知道他將來會在其間承擔什么角色。
五月底的時候,一支長長的商隊出現在卑移山南間。
領頭的便是沈氏族人,他們自敦煌而回,不但帶來了諸多西域乃至更遠處的貨物,還邀請了不少胡商至靈洲一會。
這是邵的要求。
給軍士分田、開挖溝渠是第一要務,其次便是弄錢了。
青白鹽池的開發已箭在弦上,而通商之利也不能落下了。
邵的目的是讓至少一部分胡商走靈洲這條線路,即自武威出發,沿著黃河前進,抵達靈洲。
接下來可向東南進入關中,也可以沿著橫山北麓一路前行,渡過黃河后抵達河東郡,然后再前往洛陽。
而今平城都成了很多胡商的目的地,靈洲為何不可以?只要有絹帛,胡商就會跟著跑過來。
平城鮮卑人的絹帛是中原通過賞賜、買賣的方式流入的,其實不算太多,一年能有二十多萬匹就不錯了。但就這個數量,已經讓王夫人賺得盆滿缽滿,富夸塞北了一一其實整個并州也沒幾個人比她富。
他現在要把靈洲這條線建起來,讓一部分胡商習慣在靈洲交易,靈洲人作為中間商轉手,兩邊牟利。
這并非不可能。不是每個胡商都會去洛陽、汴梁的,有人跑到敦煌就打轉了,有人跑到樓蘭就算終點,有人則抵達長安,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邵當天晚上就辦了場篝火宴會,招待一行客商。
他的腦海中已經制定了一整條完整的商業閉環。唔,除此之外,似乎還可以打探下西域的情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