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石樓馬得了卞茂之助?」邵勛又問道。
「據左國苑老人說是的。」邵珂回道:「三兄舉薦,吏部考察錄用,令其兼任龍泉牧牧監。他把家里的馬也帶過來了,整天在那配種。配到最后,配出來這么一種馬。」
「有缺陷?」
「體力不行。」
邵勛一聽就笑了,道:「對配屬步軍作戰的騎兵來說,這不是大礙。」
對中原王朝來說,其實大部分騎兵的應用場景是配合、掩護步兵,真正獨立制定計劃、獨立指揮、獨立作戰的騎兵少之又少。
因此,他們對戰馬的需求與草原騎兵其實是不太一樣的。
但以前沒人重視這個問題,屬于逮到馬就用,不區分馬的特點,不做育種,馬政混亂無比,漫無目的,只重數量,不分類別。
對步兵來說,他們最煩的就是行軍、列陣途中遭到敵人騷擾。
使用車陣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有點被動。最好的辦法還是出動騎兵將敵人騷擾的輕騎痛打、驅逐,讓他們不敢靠近。
這個時候體力反倒沒那么重要了,爆發力、沖擊力才是最重要的。
即我不需要你們能長時間追擊敵人,利用強悍的瞬間加速能力逮住敵人,利用長槍大的近戰優勢,讓前來騷擾的敵人付出慘痛的代價就行了。
戰斗就那么一小會,無需耐力多強,也無需耐粗飼,那是草原窮鬼才需要的,中原有足夠的糧食喂養。
將馬匹區分類型,一代代篩選出具有特點的馬匹,這才是正確的育馬方向。
邵珂帶來的這三千多匹馬,直線加速能力是比較強的,這是其特點。
其實以前廣成苑已經培養過類似的馬匹了,但不夠好,主要缺點是脾氣特別差,經常踢傷馬夫,還咬人。最致命的是,遺傳不穩定。
左國苑重點攻關耐粗飼、高力量的挽馬、耕馬,沒想到意外搞出了速度快、沖擊力強且遺傳穩定石樓馬,但脾氣暴躁的缺點依然存在,這部分基因沒能篩選掉。
沒辦法,育種需要一點運氣的。
三十多年搞出這玩意,已經不錯了,湊合著用吧。
「卞茂其人如何?」邵勛拉過兒子,又問道。
「阿爺,他不是你親自擢授天工院學士的么?」邵珂奇怪道。
「這不是問你嘛。」邵勛說道,
「我剛舉薦他————」召邵珂小聲說道:「阿爺授學士,三兄舉薦,那定然是大才,我也就跟著舉薦一下了。」
邵勛哭笑不得。
老九別看只是個正七品苑令,但他是皇子,可以征辟屬吏,也可以舉薦賢才,吏部還不能不重視。
這混小子,自己不太了解,瞎舉薦。
「且看看再說吧。」邵勛嘆了口氣,又問道:「離石那邊如何?」
「閑著無事之際,兒去離石、方山、石樓都轉過。就縣城來看,和中原無異。」邵珂說道:「便是胡人酋帥,若不張口的話,你都看不出他是胡人。辮發(匈奴)、發(鮮卑)、披發(氏羌)的人幾乎見不到了,縣學內每天都有人在讀書,聽聞不少是胡酋子弟,他們從小讀韻書,
洛陽官話講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