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庾亮倒也不是菜到摳腳,他的能力還是很不錯的,就是性子稍有些急躁,他這一生太順遂了,沒遇到什么重大挫折,性子被歲月及繁重的庶務磨掉了很多浮躁,但殘留的仍然很多。
一家四口人共同用了一頓飯后,邵勛又收到了西域來的軍報。
楊勤將抓獲的疏勒王公貴族盡數貶為奴婢,發往車師后國屯田。
疏勒王自請入朝,仍以其子為王。
今年年底,西域諸國國王或王世子悉數入京,參加正旦朝會,以強化大梁朝對他們這些邊塞屬國的震懾。
邵勛看完后基本滿意,遂令西域大都護李柏入朝,擔任尚書右仆射。
原右仆射毛邦出任左仆射,梁芬則任尚書令、平章政事,太子太傅之職仍然兼領。
以宰相之身兼領東宮首席,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解讀。
有人認為這是天子對太子的信任,理由是宰相當東宮屬吏,這還不重視嗎?
有人則認為這是天子加強對太子的控制,因為太子太傅的身份更高了,權勢更重了,太子在他面前討價還價能力降低了。
邵勛管不了別人心里怎么想的,也不想管。又或者,他自己內心都很復雜,說不清楚吧。
楊勤接任第二任西域大都護,治龜茲鎮(今阿克蘇),直接管理龜茲鎮三千五百戍兵目前只募齊了五百騎兵,三千步卒才得八百余人。
直管之外,尚有督管,即焉耆、龜茲、疏勒、于闐、鄯善五國這五國之下,還有封國,如溫宿、尉頭、危須、尉犁、莎車等等。
楊勤的首要工作是穩定西域局勢,而穩定的根基便是駐軍了。
沒有駐軍,什么都玩不轉。一張紙的冊封而已,若不能讓他們心中畏懼,真以為拿你當回事呢?
漢武帝這人固然窮兵黷武,搞得國家快要崩潰,但西域有事,他是真的上啊,而且是不計代價地上,上到不得不下輪臺罪己詔平息眾怒。
而也就是這種不計代價,打消了西域很多國家的僥幸心理,讓他們不得不臣服,因為誰也不敢肯定漢朝大軍是不是再度殺回來。
龜茲鎮只是第一個。
邵勛要看看究竟花多長時間才能完成。龜茲鎮諸事完畢后,他準備設立于闐或疏勒鎮,尤其是后者。
楊勤軍報中提到,雪化之后,有萬余大宛國兵馬翻山越嶺而來,見疏勒已平,遂遣使謝罪,奉上禮品。
邵勛看了直想笑。
這大宛國氣勢洶洶殺過來,一看老伙計疏勒國已經降了,心中恐慌,方才罷兵,也是個不老實之輩。
聽聞其國王要遣世子來洛陽,屆時看看再說。
庾蔑亦已抵達疏勒,楊勤派新近升任右曉騎衛部曲將的拓跋思恭率三百騎護送其至大宛。
大宛國王隨行,態度恭順,場面做得還不錯。
五月十一,中常侍侯三遣人至長安。邵勛看到后,思慮良久,給四子虎頭寫了封信。
隨后便不再猶豫,安排人手留守長安,照顧一些不便出行的宮妃,自己提前回返洛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