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帶丁常喜去渣土場
第二天上午,武元勝、李慶把易筱月的那些同學、方芬等人送到火車站,說了告別的話,大家就先后離開了。
“爸,我們后天也要回去上班了,下午還有明天的時間,我跟你一起去工地門口擺下地攤,出售那些舊衣服、舊書看看情況”
中午聚在家里吃飯時,武蕓對武靳義說道。
婚禮過后,大家肯定是該干嘛干嘛。
他跟易筱月目前也沒有度蜜月的條件。
不過他倆在一起商量過,以后生活穩定了,孩子大點,一家人一起出去玩。
“好一會兒吃完午飯,我就帶你去。我跟你說,市區現在到處都在蓋房子、修路、建公園、修河堤,一天跑一個工地,跑一個月,這些地方都轉不完”
武靳義也對她說道。
從13年起到18年、19年,是房子蓋得最多的幾年。
曾經他聽別人說,外國有個報道稱中國的城市化,一年能蓋一個芝加哥。
可見全國每年到處要蓋多少房子。
“伱說的是啊上午站在這棟房子的樓頂,我看見市里各個地方都架起了不少的塔吊。”
武蕓又說道。
“姐往后六七年的時候間,是賺錢的黃金時間,要是在這個時間內不能賺到錢,往后想發大財,很難”
他倆說話時,武元勝插了一句。
“為什么這樣說,搞得你好像知道一樣”
坐在他旁邊的易筱月笑著問他道。
雖然這樣問,但她看上去還是很相信他說的話。
“是啊為什么這樣說”
武蕓也跟著問道。
“大拆大建不可能一直進行下去,房地產行業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房子蓋到一定的程度,超過需求時,肯定會停下來。而這個時間,就是往后幾年。”
當然,還有快遞、物流行業、以及科技的發展,代替了很多的實體經濟,不過這些他沒有說出來。
“那我們也要在這幾年的時間里多賺點錢,在廠里上班,一個月就那么工資,現在廠的效益還沒前幾年那樣好,看上去是一年不如一年”
聽了他的分析,丁常喜說道。
“是啊以前不知道其它賺錢的門路,只知道一門心思的在廠里上班。說心里話,做了這么多年的鞋子,天天面對的都是鞋子,我是真的不想做了。”
武蕓又跟著說了一句。
“我之前賣餅子、烤紅薯,做了近二十年,知道做一行久了,都會厭倦。”
看了一眼武蕓,宋玉萍笑著對她說道。
這點武元勝同樣認同,無論是在廠里、超市、或者做手藝以及其它的,只要是沒有前途,不能升職的職業,做個幾年,都會有厭煩的感覺。
他自己之前當保安也是一樣,那時沒有人幫他指路,雖然厭煩,但還是沒能改行。
大家邊吃邊聊。
接下來聊天,武蕓又問了武靳義在工地上哪些人買舊衣服最多,哪些舊書比較好賣等。
這些父親很有經驗,他說那些做防水的師傅以及噴真石漆、刷油漆的師傅買舊衣服最多。
當然,一些質量看上去比較好的衣服,很多人買回去不一定就是做活穿,平時逛街或者回家時也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