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好東西的成本都高
放好硯滴,武元勝又把筆架拿起來看了一下。
這個筆架是和田玉材質的,山峰形,能放三支筆。
筆架的面上雕刻有靈芝云紋的圖案,材質看上去是和田籽料。
試了一下重量,應該有100克左右。
按照籽料的行情,不說萬元一克,就算5000,這個筆架價格就能賣到50萬。
而這個還是明代的筆架,算得上是古董,價值更大。
想到這,他心跳也加快了不少,趕緊拿了一張報紙出來,把它包好放進了背包里。
收好筆架,他又拿起硯臺看了起來。
硯臺顏色青紫色,材質看上去是端硯,形狀是長方形,長約20公分,寬約12公分。
面上雕刻有山水的圖案,背面還有幾個字,看上去是人名落款。
同樣的,他把它用報紙包裹好,然后放到了背包里。
最后一個筆筒是龍泉窯青瓷的,高約15公分,直徑約12公分,看著很精致、素雅。
把它包好放進背包,武元勝仔細看了一會兒硯臺跟筆筒的附近,沒有發現印章。
怕出現啥意外,他打算把這幾樣文房用品放好后,再過來挖一會兒,畢竟土堆里的那些瓷片還沒有挖完。
為了防止這處地方暴露,他又把含有瓷片的地方,用土簡單填埋了起來。
東西都放到了面包車里,沒有直接回家,他先去了一趟欣城家園28層的房子那里,把背包里面的筆筒、硯臺、筆架、海螺硯滴放到了那邊。
回家吃了晚飯,他又返回那處瓷片多的地方,挖了差不多兩小時,直到那里沒有瓷片后,才收拾東西離開。
期間沒有再發現特別好的或者完整的物品。
下午挖的,加上晚上挖的瓷片,估算了一下,一共有七八十斤。
第二天上午,武元勝去魚塘那邊的渣土場探測了半天,遇到汪亮時,他打聽了一下豫省老板的聯系方式。
汪亮告訴他,他下午就會在風情街古玩城出售這幾天撿到的瓷片,那幾位老板會過來。
聽他這樣說,中午回去后,他把撿到的那些瓷片全部找了出來。
除了昨天下午、晚上以及上午撿到的瓷片沒來得及清洗以及挑選外,之前的那些,他全都洗干凈并且挑選過。
吃完午飯,他開著面包車先去了一趟河堤邊,把沒洗的瓷片洗了一遍、挑選出那些好瓷片后,就打了汪亮的電話。
他說那幾個老板已經到了風情街,在他們老鄉的店鋪里面喝茶,用不了多久,就會去他那里買瓷片。
確認人到了,他開著車向那邊駛去。
到了地方,武元勝把車找了個有監控攝像頭的車位停好,然后走向了古玩城。
剛靠近那條長巷子口,就聽見了一個男人的說話聲
“這塊牌匾制作的好看用的都是好瓷片,花了不少錢吧”
“你先猜一下看”
另外一個男人說道。
聽聲音帶著豫省那邊的口音,不知道是不是過來收購瓷片的老板。
“估計一萬塊錢應該用到了”
先前說話的男人說道。
“一萬塊錢,買這牌匾上面的瓷片都不夠算了,也不讓你猜了,我說一下價格,這個差不多花了2萬塊錢。”
帶著豫省口音的人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