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我們的大家庭都歡迎你首映口碑起飛
三月將近。
就在大眾即將迎來一年新春的時候,紅海行動的官方賬號,正式公布了殺青的消息。
隨之而來的,便是網友們的紛紛討論,以及行業內部的關注。
絕大部分影迷可能也僅僅是看個內容和熱鬧。
但很多電影人都明白,紅海行動這部電影其背后,還有著更多的意義。
一方面,大家都想看一看,在當下的這個階段,高投入制作的電影,并且還是以主旋律為題材的,到底能否獲得相應的收益。
另一方面,也是想要探一探市場的風向,是不是當下的觀眾真的逐漸對影視有了更高的要求。
國內的電影行業,在這么多年的發展起來,都還算是比較順風順水。
雖然中期經歷了兩年的票房寒冬,但如今又再次煥發了活力。
只是問題在于,這個階段的票房上限越高,就也是難以捉摸市場的口味。
很多人都陷入了迷茫。
因為他們發現,一些在過去很有號召力的大咖演員,正在逐漸的脫離主流市場。
雖然大眾對其口碑依舊非常不錯,可排出的電影,成績就是不理想。
反而是每年那些有著年輕元素的黑馬,頻頻出現超高票房的跡象。
就連曾經那些給大眾帶來過不少經典的大導演,以及早已成名的大咖演員,好像都無法突破這層瓶頸了,似乎真的是拿捏不住大眾的口味了。
當然,的確不能用過去的成績跟當下來比較,畢竟過去是過去。
但說到底,電影難道不應該是一個藝術的沉淀嗎
可為什么有沉淀的,反而越來越不行了呢
在最近這段時間,這個話題在網上被不少人討論著。
愿意那就是今年的賀歲電影的票房結局,好像不少人差異。
所以現在很多的業內人士也對于大投資大場面的電影,抱有懷疑的態度。
而這一次紅海行動,投入不少個億的事情也都不是秘密了。
所以大家也都在等一個答案。
是不是真的需要具備高投入以及高流量,二者合一,才能取得最終的高票房。
要知道,之前引進國內的幾部好萊塢的電影,最終的票房也都不是很理想。
只能說是中規中矩。
尤其是謝飛宇的那部,在國內賣了不到兩個億。
當然,人家好萊塢針對的還是歐美的那一邊,所以不具備任何的參考價值。
但這部電影,著實是讓謝飛宇小小的打了一場翻身仗。
至少在沒有跟蘇木競爭的環境下,謝飛宇的這部電影還是讓他多少有一些出彩,風評還行。
只是這波熱度還沒堅持多久,就被紅海行動殺青給搶回來了。
而現在,
關注這部電影以及蘇木的,除了業內之外,還有另外一部分人。
辦公室內,
張懷謀、王軍、王臺明等一眾院線大佬齊聚一堂。
幾乎每年的這個時候,國內各大院線都會在一起見面沙龍,談談市場和經濟,今年自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