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劉伊菲那邊已經放棄了接雪花秘扇。”李雪有些慶幸,要是劉伊菲接了,她這段時間的努力就白費了。
李彬彬有些感慨道“還真是同人不同命啊”
自己努力爭取的資源,在別人眼里不屑一顧,這種感覺不好受。
“她確實很幸運”李雪也不得不承認。
“電影能確定什么時候開拍嗎”
李雪看著打探來的消息“確定不了,這電影聽說已經擱置兩年多了,怕是最快也得明年。”
“變數太大了”
“”
鷺島,一間劇院里,劇組臨時租用了一周,用來拍攝這段萬尼亞舅舅戲劇的戲。
在這部影片里,操著不同母語的演員們聚在一起,用各自的語言共同演出了一部舞臺劇。
甚至還有用手語表達的演員。
不難想象,這部極力想從“多樣性”中汲取力量的劇中劇,在眾多影評人眼里是多么的美好。
李牧特意安排了日韓中等多國語言的交流對話,并在排練之后給出了口頭語言與肢體語言的對比。
前景中,停留在口頭語言層面的其他日本演員,用日語說著“外國演員念臺詞時就想睡覺”,而后景中的青年則與華夏女孩相視一笑,相互做了一個手勢。
比起口頭語言制造的交流障礙,肢體語言的情感傳遞顯然暢通無阻。
而青年與華夏女孩的情感建立前奏,也同樣是來自肢體的,合作試鏡時,二人直接擁吻。
選用來自戲劇的演員好處就體現出來了,演技好,拍攝非常的順利。
“李導,你這部電影野心有點大啊。”周訊在這段劇情里面沒有戲份,旁觀者清,看的更透徹。
來自世界上不同國家,語言不一致的各類人參與了進來,人與人之間,雖然國家、語言、經歷各不相同,但是在面對一個目標時,相互之間仍是可以互相促進的。
電影的包容并蓄和國際性瞬間就體現出來了。
“那你還不好好揣摩劇本,還用我教你”李牧笑罵道。
周訊瘋瘋癲癲的“嘖,為了國際影后,拼了。”
夜晚,劇組順利收工,就在李牧準備和劉伊菲一道回去時。
“叮鈴鈴”李牧的手機鈴聲響起。
劉伊菲停了下來,靜靜等待李牧打完電話,鷺島的夜色此時有些寧靜,雖然此時不在海邊,但是止不住的風依舊帶著海的氣息。
見李牧掛了電話,劉伊菲下意識抬了頭“有什么事嗎”
剛才她很明顯的聽到李牧答應了對方,雖然不知道是什么來頭。
“百合獎組委會那邊,希望我能給李雪建老師錄個短片為他送上祝福話語。而且不止我一個,田老師,張藝某和陳凱哥師兄也已經拍好了。”
陳凱歌、張藝謀、田壯莊和李雪建關系甚好,李牧則是合作過,對于李雪建的敬業他是佩服的。
這幾年經歷過身患癌癥到戰勝病魔,李雪建愈發頑強了,觀眾對他執著精神也表示了敬意。
“那我明天幫你拍。”
李牧笑道“好啊你來掌鏡”
回到劇組訂好的住處,劉伊菲看著你的名字最新的票房信息,還沒到五一佳節,此時票房日票房依舊在3500萬上下徘徊。
除了李牧和劉伊菲兩人的新聞,每年快到5月,戛納的消息總是少不了。
劉伊菲看完消息,突然坐在沙發上,笑瞇瞇地和躺著看書李牧的說道“阿牧,你輸了。”
“”李牧放下手中的書,一臉疑惑。
“你當初說的,你的名字能進三大電影節,今年柏林已經結束了,戛納的入圍影片也出來了,總不能是威尼斯吧。”
劉伊菲很自信,絕對不可能是威尼斯,因為威尼斯那幾個單元她又不是不清楚。
李牧笑吟吟的說道“那不是還有明年的柏林嘛你要不要查一查,柏林新出的水晶熊獎項。”
“啊”劉伊菲瞬間從沙發上彈了起來,趕忙來到電腦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