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漫漫,他不能一直讓沮喪的心情影響著,但還是狠狠地推了一下后座發泄的情緒。
地球上國家航天局也看著這一切,現存的食物只夠吃400多個太陽日,到第888個太陽日的時候已經
在火星車上,姜聞通過和航天小隊連上了線,雙方通過打字聯系。
他們依然在插諢打岔,就像當初一起在火星上一樣。
沒有悲傷,沒有鼓舞,但這對他來說比什么都重要。
隊友好像還在身邊,大家都還記得他,想著他,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畫面不斷在小隊的每個人身上切換。
電腦顯示器上面是插諢打岔,只是他們的表情卻沒有文字看起來那么輕松。
他們的聊天很有意思,但是這個時候,觀眾卻根本不覺得有意思,強顏歡笑,大概指的就是此刻他們的表現吧
看著姜聞經過短暫的休息之后開始清理基地,把自己的心血都搬出來,將破洞封住。
還好基地有兩個進出口,水循環和氧氣循環系統沒被破壞。
危機暫時解除,依然在度過漫長的一天天。
此時此刻,電影已經來到了后半部分,火星救援本身帶有救援二字,那自然會有人來救援,但是這個救援的過程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隨后地球上航天局終于開始發射火箭。
然而,第一枚火箭連上太空的機會都沒有,剛發射出去就解體了。
現場觀眾還沒有高興兩秒鐘,頓時又失落起來。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哪怕明知道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是當你沉浸到劇情當中,代入到主角的身份當中,投入到這個故事當中的時候,你會因為主角即將獲救而歡呼,同樣的也會因為救援失敗而失落。
這件事也沒有瞞過遠在火星的姜聞,他一個人孤獨地坐在火星上發呆。
姜聞的演技在這部影片里面可以說展現的淋漓盡致,誰都知道獨角戲是最難演的,因為你無法去幻想,無法去體驗,特別是眼下的場景。
在經過數次失敗,航天局最終決定將正在籌備的全新固體火箭推進器運用到這次救援行動。
為了救回航天員,不惜延遲籌備已久的長征計劃。
在經過地面靜態點火測試之后,證明了這個方案是可行的。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究竟是對火星投放物資等下一次登陸火星的時候救他回來,還是現在直接在半空中完成救援。
因為這涉及到一個問題,或者說一個悖論是讓一個人冒大風險,還是讓5個人冒低風險
其實這也是電影的常規套路,比如拯救大兵瑞恩里面,八個和一個,到底值不值得
當然了,在這里,沒有拯救大兵瑞恩那樣,直接以此為主題,但是同樣的,這也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正當航天局準備下達不惜一切代價帶我們的英雄時,航天小隊得知任務之后在和小隊成員開會之后,眾人都決定冒著可能違反命令失去上太空的機會的風險,帶他們的隊員回家。
兩邊的命令和決定,恰好是那么的重合又統一。
火星救援中呈現出的這種“不拋棄任何一個人”的國家精神,讓觀眾們肅然起敬。
全世界航天人員的人格魅力,在此刻得到了升華。
然后最終的高潮部分來臨,第460個太陽日,姜聞駕駛著火星車趕往飛船下一次登陸的地點,那里有一架小型飛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