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盾的預算已經滿了,很難從其他項目中抽出來,最高檢的影視中心那邊”
“哐哐哐”
李學政頓了頓,又吐了一口煙。
張韋有些驚訝,作為金盾影視執行中心的主任,打給李路那劇組的錢也經過了他的審批的。
“李主任你也知道,我也是實在沒有辦法了。”
“幾乎全撤了,50多家投資方,有的連合同都簽完了。”李路此時也很無奈,“現在開拍在即,全都撕毀合同,拒不打款。”
就在這時,李學政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
“管什么用,那些投資商表面上說的好好的,但是只要離開了那,立馬就是另一幅態度”
“只有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這是他在人民的名義這個項目中,受到了一次“洗禮”。
李路其實也知道,金盾這邊今年的預算都打滿了,哪還有錢,而且金盾影業更多的是在在審查、發行等關卡上“保駕護航”的,而不是在投資上占大頭。
他們兩家都是其實都是因為這是特殊題材,需要他們牽頭,真正的投資是要聯合社會化的民營影視公司一起打造。
“李導也在啊。”
“我現在只能找您了”
“當初有一位興趣特別大的投資人,結果受到官場上一位“高人”的點撥,說少碰這種事,風險大的很,最終選擇撤資。”
李學政點了點頭,這種情況他自然清楚,雖然說出品方是最高檢出品,但是一旦不能播出,一虧至少就是就是幾千萬。
張韋在此刻,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李牧。
因為紅海行動上李牧就表示過他對于主旋律的喜歡,并不抗拒。
再加上夢影傳媒可是不缺錢的主,搞不好還真有戲。
“我倒是有一個建議。”
張韋隨即說道。
“張主任,誰啊”
李路有些激動,總算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李學政也將目光投來。
“說起來,和李導你一個姓,說不定五百年前,你們還是親戚。”
張韋略顯輕松的笑了笑,“夢影傳媒,李牧”
“夢影傳媒的李導啊”
李路對于這個名字當然不陌生,可以說影視圈內,這個名字誰人不知曉。
“夢影傳媒和海政合作的紅海行動大家知道吧,李牧導演對于這類型的電視劇說不定有興趣,”
張韋徐徐說道。
“老張,你組個局”
李學政也不含糊,立馬就打算行動起來,“我們叫上最高檢影視中心的范主任”
“那我把老周叫來。”
李路這邊也不含糊,準備把編劇周梅森也一起叫來。
“行,我立馬聯系。”
李學政是他的直屬領導,張韋肯定是要盡力的。
不過張韋沒有當著幾人面溝通。
回到自己辦公室的張韋才慢悠悠的拿起電話,撥通了李牧的號碼。
李牧此時悠閑的在家中陪著劉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