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
金殿之上,朝議正在持續。
“今年各州匯集來的消息,去年大旱之后,百姓回田事農,加之風調雨順,今年莊稼長勢喜人,全賴太后、陛下”桑農的官員看了眼首位的闔眼撫髯的董卓,連忙補充道“大將軍之功也”
董卓閉著眼抿嘴笑了笑,并不說話。
“啟奏太后、陛下,昨日飛云港船舶司給臣送來一個案子,來了一伙人紅發藍眼睛的蠻夷,是從極西之地駛船而來,船內多黃金銀器,因語言不通,暫被飛云港扣下”
“今年雨水充沛,懷州有兩縣突遭山洪,有一千六百戶受災,四千五百畝良田被水淹,請求朝廷撥救濟糧”
朝堂上文武上奏轄內政務,畢竟有些不是他們能擅自批準的,姜氏坐在上方,也在仔細聆聽,生怕錯落了一個字。
就在這時,外面有宦官宣道“大將軍回朝”
殿內持續的話語頓時戛然而止,紛紛轉身時,又有宦官來到殿門外,“大將軍吩咐,諸卿繼續朝議,不用等他”
眾臣面面相覷,不知這位剛剛回朝的大將軍是何意思。此刻,被人猜測的這位大將軍帶著典韋走進燕國宗廟,大步上了石階,邊走邊解下披風丟給門口打掃衛生的宦官。吳子勛抱著曹操等人三個靈牌跟在后面進去。
回燕京途中,他就已知曉宮中作亂的全過程,聽到對方竟還襲擊宗廟,自己諸位祖宗靈位,第一時間他是要過來看看的。
“道長道長”
宗廟里沒有旁人,只有跟隨他從定安過來的老道士,蘇辰也就沒擺大將軍的架子,一進來就招呼對方。
貢桌一側,李道士停下誦經,微微睜開眼,看到蘇辰大步進來,起身托袖相迎。
“貧道,天罡拜見大將軍。”
“道長不用多禮,宮亂之時,全賴道長守著此處,倒是我該向道長道謝才是”說著,蘇辰拱手朝對方一拜。
“大將軍勿用客氣,可惜貧道出家人,只是出手阻攔并沒有殺害性命。”李天罡微微垂首輕笑,隨即過去拿了一炷降真香點燃。
“這點道長要改改,過些時日,我引大賢良師與道長認識認識”
蘇辰跟著笑了笑,接過長香也不再多言,走到蒲團前捧香過頂,長鞠一躬,“后世子孫蘇辰,拜見列祖列宗”
上前,將長香插入香爐。
貢桌之上,密密麻麻的靈位微微晃動,終于有了聲音,數十上百道聲音匯集,化作重重疊疊的一聲。
“蠻夷稱臣否”
蘇辰抖開甲擺,跪向蒲團,拱手一稟
“蠻夷已定,俯首稱臣”
一眾靈位發出大笑,隨即又是一聲“好”
光武帝劉秀的靈位緊跟著響起話語“長生,后方已定,接下來你知曉該如何做嗎”
“那還用說,直接黃袍加身”趙匡胤的靈位往前蹦了小截,“朝廷已握在你手中,燕國兵馬也盡數掌控,此時不待,更待何時”
“不妥”漢武帝的靈位響起雄渾的聲音,“朕不是開國之君,沒做過這種事,也知循循漸進之道,亦如沙場用兵,渾然天成,方才剪除后續之患。”
“殺西戎,降生奴,汾州那邊估摸捷報已在途中,盡伏燕國內患外敵,封王都不為過”宋武帝劉裕聲音鏗鏘有力,他也是馬背上的皇帝,功勛和皇位都是殺出來的,自然最喜的就是一路斬荊披棘的功績,“長生,先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