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不得,使不得”
老農趕忙上前扶著蘇辰雙手,畢竟身份擺在那,老人縱然做這些可謂壯舉的事,也不敢隨意讓身份顯貴的人下拜。
“公子大禮就不必了,老朽心領了,此間谷物,待過個兩三年,籽種選育成熟,達到老朽心中所期,定不會讓燕國百姓失望。”
“老人家有信心”
“哈哈,老朽家里幾輩人都是農人,這可是吃飯的本事。”說到農作,老人笑的滿面紅光。
“不知老人家姓名”
“王太平。”
蘇辰聽到老人名字,點了點頭記下,在屋檐下與老人又說了許多話,暢想一下將來北地,乃至中原種植這種谷物,饑荒很有可能就會遠離這個世道。
“到時候,老人家可就是萬家生佛了。”
“不敢不敢,公子實在太恭維小老兒,這不合適。”
“我說合適就合適”蘇辰重重落下肯定,有著不容拒絕的語氣,“這個是誰也拿不走的,老人家就好生培育籽種。”
說完,蘇辰也向他告辭離開,老農一家親自送到路口,看著一行人遠去,老農的兒子兒媳不由詢問這一行人是誰,看起來大有來頭。
“不清楚啊他又不說。”王太平老實巴交的回答。
一旁的巡邏隊,站在不遠,聽到他們的話語,不由插口進來,其中一個士兵說道“那是咱大燕的夏王,你們竟然不認識。”
“啊”
聽到這聲,老農一家老小頓時嚇得臉都發白,不過想到那位夏王的隨和,又漸漸平復下來,紛紛走到道路中間,朝遠去的一行馬隊拱手拜下。
噠噠噠
官道上,遠去農莊的蘇辰招吳子勛靠近一些,“回去給吏部捎個話,在大農令下面,給王太平弄一個官職。”
“是”吳子勛在馬背上拱手應下。
“走,去城北看看作坊,駕”
蘇辰一揚馬鞭,策馬飛奔起來,其余眾人縱馬跟上,唯有典韋撇撇嘴,低頭看了看自己一雙大腳,大叫一聲“等等我”負著一對大戟狂奔。
城北的兵器、甲胄作坊是之前諸葛亮統一做的規劃,在從定安城與荀彧說過這些,又參觀了定安城西面的作坊后,回來燕京便將這里重新整頓規劃,仿佛良田一般劃分的整齊,每片區域都有各自的道路。
眼下,這里大批量鍛造的是都是常規的制式兵器,而蘇辰要求的陌刀,從南下中原到此時回來,五個月間才堪堪五百多把,而連弩就相對簡單一些,各作坊分工制作部件,然后統一組裝成型,不需要像陌刀那般不斷鍛打。
蘇辰接連拿了幾把連弩,對著木人射了幾次,效果相差不大。
“這批連弩悉數交付給白馬義從,遠距騎射用長弓,箭矢用完后,逼近對方再用連弩,這才是全副武裝的輕騎。”
“大王,這是要把人射成篩子。”典韋拿起一張連弩試了試,甚覺得滿意,“往后給盾戟士也配上。站在大盾后面,用連弩這般射法,肯定過癮”
其實蘇辰沒說,他還想詢問鄭和以及張玉,熟不熟悉明朝神機營那些火器圖紙。
“對了,還要大量制作六輪轅車,車斗加長,下放到民間作坊,駑馬、驢子也要多多培育,之前魏國賠償的那批駑馬還有不少,寫信給荀彧,讓他派人將這些牲畜驅到燕京。”
吳子勛拿著筆跟在身后不斷記下來,不時也問道“打造這么多車,還要這么多駑馬,這是為何”
“走官道的話,這些轅車用來運兵快速支援,不僅能節省士卒體力,也能加快不少速度,對于整個戰場局勢,能起到很大影響。”
蘇辰說著自己的觀點,畢竟這個印象是來自后世,運送兵力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他一邊說著,一邊在大匠造的陪同下將這里的作坊參觀一遍,等出來天色已經昏沉,回到燕京夏王府,已經是深夜了。
想起云瑱郡內為阿爺守喪的房雪君,不由拿過筆墨,書寫一封家書。
此時遠在南面的中原,三州之地的戰火正如火如荼的推進。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