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日,朕借助此次夏國兵馬,收攏各部落兵權,改換部落軍職,收歸麾下。但也時刻關注齊國那邊的戰事,唇亡齒寒啊”
拓跋魁抿了抿嘴唇,望著一座座大殿沐在陽光里。
“齊國已經亡國,聽聞宗室被遣散后,悉數被殺。”
他的母親梁國太后趙西鳳聽完這句,身形晃了晃,“那那”她聲音結巴,還有些哽咽,拓跋魁知道她想問什么。
“姨母跟姨父,還有表兄被齊國文武丟進了夏國軍營,聽說被帶去了夏國燕京。”
趙西鳳搖搖晃晃,仿佛一下失去了精氣神,靠在了墻垛上,掩著口鼻低低的抽泣,魏國破滅,她娘家已沒了,親弟弟也死了,唯一的妹妹,又被抓走帶到夏國燕京,這輩子恐怕再難有機會見面了。
如此一想,老婦人更加失態,嗚咽的哭出來。
“母后”
拓跋魁偏過頭來,看著掩面哭泣的老婦人,“莫要傷心,朕絕不會讓梁國步魏、齊的后塵,也絕不會讓母后和姨母一樣被抓去夏國,任由他們羞辱”
“陛下”老婦人擦了擦眼淚,擠出一絲笑“娘不怕被抓走,就算到那個時候,娘也絕對不會讓夏國人抓走娘,讓你忍受屈辱”
拓跋魁跟著笑了笑,隨即聲音拔高,有著前所未有的自信。
“母后放心,朕要讓夏國軍隊明白,梁國皇帝的骨頭比魏、齊難啃。我的大梁雖然偏安一隅,比不得魏國地大物博,可各部落子民都驍勇善戰,這些人雖然桀驁難馴,論打仗,尤其在大梁的這片天地山川,有誰能比得上他們
朝中文臣又齊心協力,沒有齊國那種勾心斗角、推諉權衡
朕的大梁就算被夏國兵馬打進來,可依然有著勃勃生機,依舊有著可戰之兵,仍有忠心的臣子為朕上下奔走。
這次各部落改制,得到諸頭人的擁護,進行的極為順利,朕麾下的伏山、跋涉兩軍已經整裝完畢,眼下就剩射聲軍了。”
說到這里,拓跋魁臉上泛起自信的笑容,重新看向城墻外的宮宇建筑,“至此之后,朕手中也會握有強軍能與夏國的兵馬在山地之間一較高下
借地利、人和之便,不管他來多少兵馬,朕要讓他明白梁國一地,可不比魏、齊”
趙西鳳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兒子能如此自信的說出這一番話來。
不過她還有些擔心。
“陛下有自信,為娘心里高興,但是夏國如此多兵馬殺過來,真能將他們殺退那夏國皇帝,滅了齊國,從東面殺進來,他們的兵馬肯定比以前更多。”
“多又如何戰場勝負,可不一定靠的是兵馬多少朕依靠地勢、各部落齊心協力,放手一搏,全力反撲,要他們所有人,全都葬送在那里”
他緩緩說著,自己都被這番話,激勵的鮮血燃燒,陽光照過來,落在他剛毅而堅決的臉龐。
“梁國贏得此役,天下就沒人再小瞧西北這片天地,朕改革軍制,只是第一步,贏得此役后,這第二步就是拿下梅州,攻略齊國原來的土地,號召齊國百姓反抗夏國暴政”
拓跋魁胸有成竹,在墻垛上重重拍響。
拋開一國太后的身份,就以母子而論,趙西鳳看著兒子有如此壯志,和抓住夏國兵鋒入境的契機,收服各部落兵馬的手段,心里是驕傲的。
“陛下有如此雄心壯志,為娘心里高興”
她知道幫不上忙,便勸慰拓跋魁操持國事的時候,多注意休息,別累壞身子,隨后帶著宦官、宮女離開城墻。
拓跋魁卻沒有離開的意思,目送母后被簇擁著下了城墻,乘坐鳳轎返回后宮,他臉上的笑容漸漸冷了下來。
倒不是他對母親有什么意見,而是心里還有一事未說。
那就是夏國皇帝驅使齊國二十一萬降兵為先鋒,從東面攻入大梁,他怕說出來,讓母后擔心,便選擇隱瞞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