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陛下來丞相府了,怎么也不叫俺老程”
程咬金那嗓門遠遠車了一嗓子,他與秦瓊、李靖走外面進來,至于蘇定方留在軍營,而李玄霸還在宮里接受李二的教導。
他剛吼了一嗓子,就被李靖拉扯一下,點點耳朵,又指了指前院隱隱有話語傳來,三人放慢腳步繞過風水墻。
前院中堂,皇帝的聲音緩緩傳入三人耳中。
“后來無數華夏之人前仆后繼慷慨赴死,才得以將侵略者趕出國門,用了許多年,死了三千多萬人,整個華夏在戰火化為一片廢墟”
隨著蘇辰持續的話語聲,秦瓊、李靖、程咬金三人安靜的走進中堂,與看過來的賈詡、馬超點了下頭,便坐到末尾,靜靜的傾聽。
“雖然沒經歷過那段歷史,可從許多渠道聽過、看過,那是滿目瘡痍的華夏,與漢末、唐末時候,一樣許多東西,都重新開始,在這片那片廢墟里重建。”
這是無法直觀感受的,但是漢初、唐初的這些將領,心里肯定清楚一片廢墟里重建國度,是多么的艱難。
在夏侯惇也罵了句“可恨”之后。
蘇辰臉上也有了笑容“所以朕一直力求家國平穩,百姓安泰,就是不想那樣的慘劇,在這里也重復一次。諸位也知道東面之海,還有倭人,西方之地,仍有蠻夷,大賢良師所言必有真命之人降臨,這場仗免不了,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的某天,戰火還是燃起來,但朕絕對不能讓戰火燃到這里,要打,就要在他們土地上打”
話雖然這樣說,但蘇辰心中也知道,哪里那么容易,一統六國之后,一邊要施行修身養性的策略,一邊要積蓄力量,渡海打了那東海之國,這中間許多條件需要滿足,比如足夠數量的戰船,那邊海上的氣候,畢竟當初大元征伐倭島,就敗在海上的風浪上。
有了前車之鑒,豈能做后車之覆
而且真正決定勝利因素的,還是身邊這群華夏之將。只有將他們聚集身邊,往后不敢說能不能贏,但至少能立于不敗之地。
右側的首位之上,諸葛亮閉上眼睛,微微搖晃鶴扇,“陛下,最后華夏如何重建,又如何讓百姓衣食無憂”
做為季漢丞相,七次北伐,對于后勤輜重,以及民生治理,永遠放在首位,沒有殷實的基礎,很難做到決定一場戰事最終的勝敗,像他當初七次北伐,獲勝的次數不少,可終究因為后勤、兵源的原因,無法取得更大的戰果。
首位上,蘇辰點點頭,周圍將領安靜了些許,才重新開口“沒有那么簡單,百姓幾乎緊衣縮食,與國家同患難,還打了幾場立國之仗,無兵戎之威,不以立國,犧牲了許多先烈,可也打出了威風,打出了國威。”
蘇辰拍響桌子。
“而我出生在一個小村子,那時候很窮,一個月吃不上一回肉,但是隨著年齡長大,周圍一棟棟土房,變成了磚瓦,后來又起了小樓,城中的街市,從臟舊到干凈整潔,車來車往,能看到一座座大樓拔地而起”
緩緩的聲音描述著這些文臣武將們從沒有接觸過的世界,漸漸沉浸在蘇辰給予他們后世的一些畫面。
視線仿佛穿梭了千年,穿過一個個朝代的變遷,看到了晃著辮子的一撮撮人在槍炮下抱頭鼠竄,屈膝投降,破舊的城池沒有了往日的雄壯,在一道道飛射來的火光和巨響里,繡著旭日的旗幟在倭人手中揮舞在城樓上,他們拿著刺刀、大炮在這片土地撕開了一道巨大的傷口。
那曾經大明的南都,是無數的戰俘被推下了深坑,恐怖的火器瘋狂吞吐火舌,成片的身影猶如收割的稻谷傾倒下來。
也有不屈的人,在生命最后一刻,發出歇斯底里的吶喊“不會亡國”
在這個時代亦如往前的朝代一樣,從不缺少天之驕子,豪邁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