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什么呢,朕是想聽聽肚子里的孩子動靜”蘇辰彈了一下妻子的額頭,蹲下來,側臉靠在女人鼓鼓的小腹上,雙手輕柔的撫摸,聽著里面咕咚咕咚的心疼聲。
夫妻倆就這么坐在床邊,相擁在這片安靜的說著屬于兩人的私密話。
陽光穿過窗欞,泛起的寧馨驅走了外面惱人的蟬鳴。
征討倭寇前面的三年之中,夏國上下一直采取積極的休養生息,尤其是北方各州各郡,雖然在人口上比不得中原、南方的吳州。
但在諸葛亮、狄仁杰、荀彧精通民生,勵精圖治,底蘊隱隱趕超天獨厚的中原。
而且燕京做為夏國的政治、軍事之都,西戎草原的戰馬和皮毛、牛羊筋骨等物,都會優先供應這里。
除此外,飛云港也是減少南方商人在貨運上的成本,這是內陸其他州郡無法做到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的飽和,已經與鹿陽、盛康這樣的巨城比肩。
雖然北方燕京、中原鹿陽都是夏國南北之都,但民間又有另一種說法,燕京才是真正的京師。
這一點,其實上上下下都是知道的。而且這些年華夏之文普及,車同軌、書同文之后,做為北方的人,在某種意義上,有著先天的優越感。
用他們的話說,北方的百姓是一路支持當今陛下,從大將軍一路走到夏王,再到天子。
如今歸為一國,度過了初期的不適應后,天下六國百姓都已安生,對北方那些人自持的傲慢和優越感,也就睜只眼閉只眼。
這種默許下的態度,讓北方各州的地方在這三年里隱隱蓋過中原和南方。
不過這一點上,諸葛亮和王朗竟然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極力主張將夏國各州百姓地位平等。
甚至包括涼州剛剛改族名為羌的各個部落,以及南方越州百姓,三年里,兩人算是第一次攜手,通過學術交流、野史怪志、人文風貌等等能傳播的途徑,方才起了不少效果。
蘇辰自然是全力支持的,畢竟當年他登基之時,就說過要讓曾經的各國百姓,都為華夏之民,沒有貴賤之分。
不僅僅是文字上的宣傳,每年的秋闈也會其余州開一點方便之門,讓那邊剛剛接觸華夏五科之學的學子們能進入燕京的選士當中。
在這一方面,并州太守李儒便做的極好,大抵是拋開當年火燒洛陽的心理負擔之后,想要在這里一展才華,想要更多的寒門子弟、貧苦子弟也能翻身,在并州各郡各縣,甚至下到鄉村,搜羅民間聰慧之人入學。
致力讓土地貧瘠、又沒多少商貿稅收的并州,另辟蹊徑的興起文壇之風。
這樣一來,寒門子弟、貧窮人家對于夏國,自然感恩戴德,李儒這招算是將他們牢牢將其捆綁在夏國的利益一環里。
但凡有對夏國不利的事,這些新興的文壇之秀,幾乎一邊倒的口誅筆伐,也有人甚至想要效仿,當年出使忻襄被殺的王懷義去往西域,逼迫對方國王將自己殺了,讓天子有理由發兵討伐。
這樣便能青史留名,自己的家眷也在鄉間借自己的名望,能得到更多的資助。
為此,蘇辰也大為頭疼。
翌日一早,蘇辰早早起床洗漱,在宮女服侍下穿戴完畢,便與等候多時的典韋、許褚來到御書房,此時還是五更天,距離開早朝還有兩刻鐘。
他一進到書房,便開始翻看篩選過的奏折,當中就有這些書生主張擴張,或自愿前往西域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