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很容易收攏,得到聯邦正統指揮體系的命令,他們幾乎是第一時間選擇相應。
而那些逃兵,或生出其他心思的則就艱難一些。
他們的想法已經改變,和那些占山為王的暴徒幸存者沒什么區別,對這種,黎錚和金城方面不約而同地采取了雷霆政策。
一旦確認是逃兵部隊,或者是暴徒武裝,管你是幸存者還是軍人,直接雷霆手段處決。
導彈洗地。
直接炸上天
這樣的手段有敲山震虎的作用。
很多類似的暴力武裝都在短時間內紛紛歸降,至于逃兵們,他們本就膽怯,這時候更不敢怎么樣了。
再厲害的暴力武裝,也沒有軍隊殘暴,頂多是對那些普通幸存者可以作威作福罷了,一排導彈下來,他們只能等死,連聯邦正規軍的毛都摸不到,這種情況下,在剛硬兇殘的人,也知道該怎么選。這才是現代化武裝的暴力。一般的弱小武裝,根本不可能像是古代社會一樣存在,因為現代戰爭體系的發展,他們根本不可能守得住“山頭”。更別說和正規軍對壘了。
而對這些人,就算是主動歸復了,黎錚也是現場“審判”,對十惡不赦的人就地絞殺,不給對方任何機會。
這其實又引起了一波反抗。
但黎錚只以更暴力的手段鎮壓。
很多人覺得黎錚的手段過于激進了。
那些就算該死,也不該死得這么明顯,處決地這么迅速與果斷,這會讓其他暴力武裝走上極端的道路。一些沒有犯過什么大錯的幸存者,很可能也會因此走上另一條與他們的軍方武裝對抗的路線。
但黎錚卻堅持如此,他的態度非常明確“我殺他們,是如他們一樣的暴徒憤怒戰戰;我不殺他們,留他們一命,就是我們的將士和滿城的幸存者們忐忑不安。特殊時期,特殊手段,存亡之際,我沒時間分辨是否每個看起來像是惡徒的人都該死,我只能選擇一條讓更多人活下來的路,我必須篩選中真正可堪一戰的戰士。如果我將因我的屠殺而受到審判,那也將是我們文明活下來的明天”
他的這番話讓所有人質疑者偃旗息鼓。
黎錚作為魔都一路殺出來的老將軍,總指揮。
他的聲望是無二的。
他的鐵血手段雖引起不少不滿的聲音,但無人能撼動他的地位,更何況,他還有林群的支持,有林群的支持,就意味著絕大多數魔都人都支持他。
而事實也證明,黎錚的手段是極其有效的。
在大興城內外一片焦頭爛額的時候,鹿城這邊已向全城公布大興決戰的信息,全城之內,竟沒多少恐慌,幸存者基地積極配合,踴躍報名征召。
與此同時,在外部,因為黎錚的努力,他們在短短七十二個小時內,便完成了對本省和周邊兩個省地區幸存者力量的收攏。
這是之前不可想象的速度。
而如果沒有黎錚的殺伐手段,也不可能有這樣的速度。
兵貴神速。
先知文明艦隊、黑羊文明艦隊、硅基文明艦隊、神詭文明圣戰大軍全在路上,分秒必爭,他們的軍隊集結晚了,就沒有用了,大興兩百多萬人,誰也撤不出來,一旦開戰,隨便一顆炮彈砸進幸存者基地里,就能收割走成千上萬的貢獻點。
這既是人類文明的巨大損失,也是在給別人做嫁衣。
而現在,因為黎錚的努力,計劃得以提前開戰。
金城和鹿城的大軍至少提前了三個小時開拔,整個東南部地區的人類力量,前所未有地開始集結。
那些幸存者武裝、零散的軍隊同樣開拔。
一個又一個小型幸存者基地、臨時幸存者基地從地圖上消失了。
他們分為兩部分。
老弱婦孺前往金城或鹿城,而其中的武裝力量則前去與兩座大型幸存者基地的聯邦機械化部隊匯合。
在出征之前,他們已經通過金城或鹿城了解到了這一戰的意義。
“異族文明已經打到我們的面前了,這一戰我們不打也得打。”
“它們無視了我們,想要自己決出勝負,再來收割我們,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莪們必須打出去”
“我們躲躲藏藏將近兩個月了,現在躲無可躲了,我不想等死,我不想把命運交給別人,我要去參戰,我要去大興參戰,讓那些無視我們的頂級文明看看我們的力量”
“它們想要決出勝負,也要問問我們這些人答應不答應”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