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能級都能被感染。
還有什么生命能幸免于難
誰能抵擋這樣的感染
文明發育與壯大,技術與個體的強大,在這恐怖的文明木馬病毒面前仿佛沒有了意義,根本沒有戰爭的可能,就是感染與滅亡!
“如果第二懸臂也被完全突破了,我們該怎么辦”
這個問題,無人能夠回答。
不過,人類對這木馬文明的研究也并非是毫無成果。
這段時間,結合從吉奇文明、獨立聯盟獲得的信息,還有之前人類自己搜集的,已可以確認,這木馬文明的感染載體,必須是有機體和無機體,一旦載體消失,這種文明木馬病毒也就消失了,馬上就不會再生效,或者說,一起死了。而這種文明木馬病毒的影響范圍,大概在三百公里范圍內,接近三百公里,就有被感染的可能,距離越近,越危險,那些普通的木馬文明與生命,拼命地加速向前,就是為了靠近到這個距離。
它們自身的力量很微小,攜帶的病毒就是它們的武器。自然是要拉近距離讓病毒發揮出作用來。
對文明木馬文明病毒,槍炮無用,只要接近這個距離,它們作為載體攜帶的文明木馬就將全面感染,無論你是什么文明,什么生命,就算你能隨意滅殺木馬文明,只要你無力抵擋這文明木馬病毒,也將馬上成為木馬文明里的一份子!
而在人口更為密集的星空飛船里,一旦感染開始擴散,如果無法及時阻斷,整艘飛船乃至整個艦隊的下場就可想而知了。
很快,以這文明木馬病毒的傳播速度,用不了多長時間,一艘飛船、一支艦隊就能夠變成“幽靈船”、“幽靈艦隊”,為超級文明聯盟所掌控與操縱了。
如果控制不住,它便能夠迅速地亡族滅種一個文明!
現在的第三懸臂內,超級文明聯盟的木馬文明規模有現在這樣的程度,恐怕已不知道亡族滅種多少文明了。
這是超級文明聯盟掀起的恐怖巨浪。
當然,三百公里,其實也并不算遠了。只是在星空中,這個距離,勉強讓人安心一些。因為星空中,三百公里其實已算是很近的位置了。
若再遠就能感染,也許,獨立聯盟也跑不到這里了。早在路上就被淹沒了。
只是,獨立聯盟此前幾次與這些木馬文明的較量,也都是以潰逃為主的,甚至是切割了不少獨立聯盟里的文明,好在具有類似處境的文明很多,獨立聯盟里中小文明眾多,走到這里,雖然其實已經有很多文明消弭在來路上了,徹底亡族滅種了,但現在看來,仍有這樣的規模。
而此刻,獨立聯盟仍然在前進。
對周圍看見的眾多木馬文明,都是遠遠看上一眼,不敢驚動,迅速向前。
獨立聯盟的伊桑文明發來信息,道:“據我們得到的消息,超級文明聯盟在第三懸臂向第二懸臂路上設置了三道攔截,第一道攔截是最簡單的攔截,第二道攔截與第一道攔截相隔近一光年的距離,但第二道攔截,是徹底在第三懸臂的邊緣了,通過第二道攔截,我們就將進入第二懸臂與第三懸臂的中間地帶,也是物質稀薄區,而第三道攔截,我們現在還沒發現,但應該就是在這個物質稀薄區里。”
懸臂與懸臂之間的交界位置由稀疏的恒星和氣體云組成,這些天體在懸臂之間分布較為分散,密度較低,是物質稀薄的區域。
伊桑文明旋即道:“我們無法確定超級文明聯盟的躍遷攔截極限在哪里、也不知道進入交界區后能多久遇到并越過超級文明聯盟的第三道攔截,因此,只要我們開始向第二道攔截進發,我們很可能就沒法補充資源了。所以,等我們突破第一道攔截后,進入第二道攔截前,我們要先找地方做好補充。”
關于第二、第三攔截的信息,伊桑文明沒有細說,這些信息,是它們與人類合作的基礎,不能隨便告知,它們這時候發來信息說這些,主要是告訴人類要找地方補充物資的事情。
如果靠躍遷一下子越過超長的星際間距離,物資補充其實很簡單,但眼下,從第三懸臂向第二懸臂的超遠距離躍遷被攔截了,周圍又都是木馬文明和引力躍遷陷阱,無法躍遷,單單靠艦隊航行,每時每刻都在消耗大量資源,時間越長消耗越大。
其實,人類文明的深海十七號太空堡壘里,物資堆積如山,根本不需要補充,甚至可以維持整個艦隊這樣航行四五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