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造車,必須解決生產資質問題。
不然只能讓其他車商代工,掐你脖子不說,成本肯定是降不下來的。
成本降不下來,提高一線工人的待遇也是天方夜譚,到時候就是自己打自己臉了。
霍總這個人不看重錢,但是看重面子。
在新能源大會上夸下海口,如果做不到,同行能笑你十年。
但是眼前如果從發動機研發、汽車配件生產,再到整車組裝的順序一步步走,去申請整車制造資質,太慢了。
等你把車造出來,那時候的市場又不知道是什么樣
電池研發生產,三大件研發,智能駕駛必須齊頭并進,才能追上國內新能源市場迭代更新的速度。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收購。
收購一家汽車制造商拿到造車資質。
理想當年就是這樣做的,花費63億收購力帆汽車,拿到造車資質,開始投入理想one的生產。
即便面對力帆汽車一系列債務問題,李想還是大膽跨出了這一步。
有了整車制造資質,有了力帆的工廠,理想one快速實現量產,如約交付,率先占領市場。
成為幾個造車新勢力中最先實現自主生產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因此奠定了理想在造車新勢力中的龍頭地位。
反觀一起走起來的小鵬和蔚來,還在依靠海馬和江淮代工,無法實現自主量產。
銷量和市值遠遠落后理想。
理想現在一路狂飆,市值已經突破三千億,成為了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里面最賺錢的公司。
霍利如果想要快速殺入汽車行業,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收購車企,買下資質,設計、研發、生產三駕馬車并駕齊驅。
江城北區易安汽車辦公大樓。
霍利把易速出行的ceo趙冬叫了過來。
囑咐道“易安超級工廠這個項目一直是你在負責,沒找到合適的人選之前,易安汽車的ceo暫時由你擔任。
易安超級工廠,我們用的是長安的造車資質,現在我們自己出來造車,必須先解決資質的問題。
你和各大車商溝通聯系,看看有沒有愿意配合收購的車企,重點關注那些停工停產的車企,或者準備破產重組的車企。”
趙冬點頭。
實際上從易安汽車這個項目提出來開始,一直都是他在籌備。
今天只是由霍利親自點名他暫代ceo職位而已。
公司也在和國際知名獵頭合作尋找合作人員,包括向日本德國的車企挖人。
趙冬匯報導“霍總,高合汽車那邊的技工團隊有聯系過我們,想跳槽過來,看你這邊是什么意思”
高合這個品牌剛出現的時候,還是引起一陣轟動的。
創始人是賈躍亭的老搭檔丁磊,后來自己出來單干了。
賈老板因為丁磊帶走樂視造車團隊,還告過丁磊帶著公司商業機密。
不過這些事情現在也無從考證,賈老板現在也不敢回國。
丁磊帶著高合可以說開篇就是王炸,但是走著走著路就走歪了,現在多個工廠停工停產,欠薪遣散員工。
年初穿出過阿拉伯主權基金輸血13億美金的說法,不過也沒有得到證實。
現在的高合估計只剩下這個殼子了。
一年幾千臺的銷量,虧損巨大,沒有資本進場,根本撐不下去,最后的結果只能是破產。
霍利對這家公司沒有任何興趣,它也沒有造車資質,用的是起亞的造車資質,由起亞代工生產。
不過被強制停工和遣散的這些技工團隊倒是非常好的人才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