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社會。
小圈子。
小團體。
時代周刊費爾森問題中提到的這些詞語,都有可能毀掉霍利所擁有的一切,甚至毀掉他這一個人。
這已經不是提問犀利了,而是他作為一個美籍主編攜帶的政治色采。
國際性新聞周刊的記者編輯,都喜歡玩這套把戲。
一定程度上講,是來自他國的嫉妒和擔憂,才會玩弄這些文字上的小把戲。
霍利聽到這個問題露出了笑容,“短視頻是一種新的社交形式,霍教官只是在網絡上和大家交朋友而已。
不會因為我的身份和財富,改變社交的本質屬性。
同時也是國民們豐富的文化生活和言論自由的體現。
在全民互聯網時代,某些被放大的社會問題也考驗了領導們的工作能力,我想這是一種新的政民溝通方式。
我不太明白費爾森主編無端揣測的用意
是美利堅人民的言論自由權沒有得到保護嗎
哦,對了,我聽說你們的領導很排斥短視頻,難道是因為民眾通過這種渠道表達了對社會的不滿,讓他們感到擔慮了
如果這樣看,我們的領導做的更好。”
費爾森表情凝固了片刻。
這兩個問題是他夾帶的私貨,并不是時代周刊給他的權力,他是想借霍利這個人在國際社會上做做輿論文章。
沒想到霍利反將一軍。
讓他啞口無言。
這個年輕人的反應能力和表達能力太強了。
挖坑無果,費爾森不敢再夾帶私貨問問題,不然今天這場對話放出去,霍利的形象會更加偉岸,而他有可能成為雜志圈的笑話。
回過神,費爾森趕緊端正態度,好好采訪。
“現實中,他們知道你的真實身份嗎”
霍利“有的網友可能猜到了。”
“曝光霍教官這層身份會給你帶來困擾嗎”
霍利搖頭“我覺得不會,因為一開始我就抱著和網友交朋友的態度去玩短視頻的,身份曝光后,我相信我們的友誼會更加深厚。”
費爾森“你為什么不用網絡身份去做產品營銷”
這個問題問的算是有點水平了。
霍利直言道“現在是一個全民短視頻時代,產品營銷繞不開短視頻這個途徑。
如果說我利用霍教官這層網絡身份來給自己的產品做營銷,我相信國內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成為我的對手。
但這違背了我做產品的初心,一切以用戶和消費者的需求、體驗、反饋為產品品質評定的標準。
而不是因為它們是霍教官出品。
產品被標簽化明星化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不管是對互聯網行業和實體行業都會到來巨大的沖擊。
我想換作任何一位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都不愿意讓產品標簽化,我們希望用戶能夠看到我們在產品上的努力和創新,而不是沖著某個人而來,導致不健康的消費。
這和娛樂圈的飯圈文化有什么區別
走這條路的企業,一定會死掉。”
費爾森“我明白了你的意思,你的用戶應該感到慶幸,遇到了一位重產品質量的生產商。
我看過你在烏鎮峰會上對ai大模型的分析,成為了國際討論最熱的話題。
r霍,你覺得你的這個猜想能成功嗎”
霍利微笑道“這個方向一定是正確的,結果有待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