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直接面試了
霍利微笑道“王院士直接問便是。”
王老道“你是如何看待科學和科學家的”
霍利道“科學是高尚的,是人類文明向前發展的基石。
但是科學家未必就是高尚的,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在吸納人才這方面,必須先認識到一個問題。
每一個人走上科學研究道路的動力是不一樣的。
有人基于興趣,有人追求成就感,想要出人頭地,還有的人覺得科研就是追求名利的工具,甚至對很大部分人來說,科研就是謀生的手段。
如果把社會大眾對科研高尚的認知強加在科學家身上,對科學家是不公平和不尊敬的。
作為一個企業管理者,我要做的就是理解和尊重每個科學家個體的想法。”
王老和幾位科學家露出驚訝地神情,目光一致看著霍利。
這段話很難在一個企業家身上聽到,更難在一個年輕人的身上聽到。
只有真正了解科研這個圈子這個工作的人,才能體會到霍利話里的含義。
王老微笑道“我明白為什么楊老和李校對霍總的評價那么高了。
如果霍總能夠做到你所講的,我相信和你合作的科學家一定很最輕松。
沒有社會壓力輕松上陣,結果不會差。”
霍利微笑點頭“我想我在國內做過的事情,能夠代表剛剛那番話的真實性,也能代表我的人品。”
王老點點頭,接著問,”霍總萬億投資科研的真實性有多高”
問的算比較委婉的了。
王老這句話的實際含義是,你到底能夠拿出多少錢搞“朱峰計劃”。
霍利直言道“來見你們之前,我已經做好了朱峰計劃五年乃至十年不盈利的心理準備。
我能在四年時間中創造商業奇跡,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撬動資本市場的能力。
就算拋開地方政府和國家對朱峰計劃的扶持,我也能完成萬億投資的承諾。
有句老話叫東邊不亮西邊亮。
朱峰計劃涉及多個科學研究領域,就算只有一個行業有研究成果,也能繼續保證朱峰計劃的繼續運行。
王院士問的這個問題,不僅是在考驗我,也是在考驗各位教授的能力。”
八位科學家同時露出了笑容。
了解這行的人才知道,可持續地理性地科研一定不是盲目無止境的投錢,需要和市場集合起來。
霍利的話表達了他是經營市場的高手。
王老道“霍總的答案在我心里是一份滿意的答案。
我想我會認真思考楊老的建議。”
另外幾位科學家同樣表達了回國加盟“朱峰計劃”的意愿。
說千遍不如做一遍。
他們肯定霍利的答案,不只是因為霍利嘴上說的漂亮,而是霍利在國內做的那些事情為他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才讓他的話變得更有可信度。
“霍總有沒有想過啟動朱峰計劃,會有意外事件發生”,其中一位科學家擔憂道。
霍利明白他的意思。
確實出現過很多讓人費解的事情,科學家在歸國前遇到各種麻煩。
不僅僅是調查和起訴的麻煩,甚至會有離奇死亡的事件。
他們擔憂的是自己回國的安全問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