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視頻會議上,霍利聽取了珠峰科技集團航天航空研究中心總負責人孫長風院士匯報工作。
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科技委主任樊院士交流溝通“力箭”一號的發射準備工作。
發射地點、運輸方式、總指揮長、分部指揮人員、各級關系協調、衛星中心協調、申報審批等一系列準備工作。
發射衛星是一件非常復雜的工程。
在聽取了樊院士的意見之后,確定了“力箭一號”的發射地點,海南文昌發射基地。
距離赤道最近,擁有更好地理位置優勢。
接下來就是統籌處理其他事情。
時間確定下來之后,霍利會親自到文昌觀看“力箭一號”發射升空。
這是國內首次采用民營固體運載火箭將衛星送上太空。
民營衛星和民營火箭,國內都有先例。
但是民營運載火箭,是首次。
民營衛星通常會采用國家航天科工集團研發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
這次“力箭一號”的發射意義重大。
如果成功,標識著運載火箭進入民營時代。
多了一份社會力量支撐,在追趕漂亮國的路上又往前邁了一大步。
國內的航空航天技術是可以媲美漂亮國的,但是在火箭發射數量和質量上,逐年降低,地球質量繞軌道運行的衛星占比降到了6,而漂亮國達到了90。
這和美國航天局提出的“星鏈”計劃有重大關系。
如果珠峰科技集團完成民營運載火箭的發射,成功把“尋跡”衛星送上地球軌道,國家將會提速支持珠峰科技集團打造自己的“星鏈”。
珠峰科技集團將會成為新時代航空航天的中堅力量。
霍利身上的榮譽很大,責任也很大,說實話對于這次發射,霍利是有些壓力的。
他現在可能沒辦法像馬斯克一樣,可以用平淡的心態去看待“星艦”反復失敗。
因為“星艦”是嘗試和突破,霍利現在做的是追趕。
后來者的壓力是最大的。
心里肯定希望一次成功。
教育和科技,是霍利賭上一身榮譽去做的事情。
視頻會議開到晚上十點半,整整開了三個半小時,霍利已經很久沒有這么高強度的工作了。
但是比起這些六七十歲還奮戰在一線的航天航空院士來說,真算不上什么。
“各位院士、技術大拿,今晚辛苦了,早些休息,到時候我們文昌見。”,霍利最后關心道。
院士們對著視頻鏡頭朝霍利微笑揮手,說了一聲晚安,掛掉了視頻。
鐘意雯進來給霍利加了一點水,幫他松松肩膀。
“雯姐,海南那邊臺風季過了,天氣涼快,讓叔叔阿姨收拾一下,下個月讓他們帶著閨女去海南度假吧。
等參加完易安汽車的新聞發布會,我再帶閨女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霍利安排道。
鐘意雯心里很感動,已經這么忙了,心里還是想著她的家人和女兒。
“小孩子,哄哄就好了,你有事先忙事情,以后有機會再去。”
霍利握著鐘意雯的手道“我可不想做一個言而無信的爸爸。”
鐘意雯笑笑,趴在霍利后背上,吻了一下霍利的臉,關心道,“但是你在我心里也很重要,你太累了,我也會心疼。”
霍利玩笑道“慶幸的是,我還年輕,精力旺盛。
有的人到老了也沒做出我這樣的成績,一輩子都在操勞,那樣才是最累的。”
“今晚有點驕傲哦,親愛的霍先生。”,鐘意雯微笑道。
氛圍到了,兩人調了一會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