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鴻基的郭丙年也到了。
“霍總,恭喜易速上市成功。”
霍利微笑道:“也要感謝你們的支持。”
“談不上,哈哈哈,互利共贏。”,郭丙年笑著道。
李照機和李加成到的時候,氛圍稍微有一點凝重。
李照機主動去和郭丙年打招呼,按照輩分算,郭丙年得叫李照機一聲叔叔。
不過兩家的關系一直很僵。
李照機說他看透了,放下了,并不代表郭家的這些后代放下了。
霍利走過去微笑道:“郭總,我今天下午和李總打球,還提到了抽個時間去祭奠一下老郭總。
他也是我心里比較尊敬的一位企業家。”
李照機知道霍利是在緩和兩家關系,主動道,“明天上午怎么樣?
我很想去看看我這位老兄弟。”
九十多歲的人了,主動提出來去公墓祭奠他的父親,這份心和誠意,郭丙年拒絕不了。
今天是霍利的主場,郭丙年也給霍利面子,臉上露出了微笑,“我替父親感謝李叔,李叔這份心意,我們郭家后人記在心里。”
霍利笑笑。
眾人跟著笑了笑。
“各位,上桌用餐吧。”,霍利邀請道。
這是四大家族首次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
倒回去幾十年,絕對是要掀桌子的。
時代不一樣了,經商環境和政治形式都不一樣了。
都在慢慢往霍利提出的“華人財團”圈靠攏。
短期肯定會損失一些利益,但是長遠看,這是最穩妥的選擇。
飯桌上,氣氛很輕松,隨便聊聊。
這些晚輩喜歡聽兩個李老頭兒講上個世紀那些事情。
霍利也跟著回味那個草莽年代。
說實話,替霍家感到惋惜,若不是被當時的英國政府針對,四大家族估計達不到今天的成就。
霍老爺子最先提出港城房地產開發大有可為,當是家底也豐厚,但是他選擇支持了國家。
雖然現在霍家資產可能不及四大家族,但是聲譽和社會地位肯定是遠超他們的。
霍利聽完他們講述港城房地產行業的風風雨雨,玩笑道,“我應該早出生幾年,或許港城還有一塊屬于我的領地。”
眾人跟著笑笑。
“我不想和霍總做對手。”
“霍總活在我們那個年代,以他的手段,估計我們得給他打工。”
飯桌上玩笑著奉承了幾句。
霍利也沒當真,跟著笑笑,那個年代走起來的人,沒一個是吃干飯的。
除非帶著外掛系統回去,說不定能讓這四家俯首稱臣。
“中環的土地都被你們占完了。”,霍利玩笑道,“我過來開公司辦公,還得從你們手上買寫字樓,最后還是讓我來當了這個大冤種。”
鄭剛道:“霍總,給你的價格一定是內部價格,為這事兒,父親還在董事會上和幾位董事爭論了一翻。”
霍利舉杯道:“那就辛苦鄭總再去董事會和那幫老頭兒爭論一下,給我一個內部價,那邊不夠用了。
我個人再買三層。”
郭家存舉杯敬霍利:“我喜歡和霍總這樣的大財主做生意。”
霍利笑道:“也只有在這里,在港城能聽你們稱呼我一聲大財主。”
“哈哈哈哈~”
一桌人明白霍利的意思,跟著笑笑。
霍利空閑之余介紹周丫頭和四大家族的年輕人們認識,周丫頭很有禮數,主動問好。
老周這位百億富豪在內地富豪圈還是有一定名氣和地位的,但是在港城這邊,說實話,沒什么名氣。
周丫頭知道四大家族都是在給霍利面子,她也不能讓自己的“親哥”丟了面子,表現的非常好。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