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變是國際上公認的終極能源。
對各個國家來說,也是戰略能源,能源技術上的領先可以衍生到軍事、航天航空、科技……等重要領域的領先。
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這方面的研究上,中美毫無疑問是第一梯隊,然后是日韓俄等國。
霍利的珠峰科技集團沒有進入該領域之前,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取得突破了。
中科院的“人造太陽”反應持續時間也就幾十秒的成績,最高達到了一百零幾秒。
但也是斷層式的領先,日韓在1.2億度、1.6億度的高溫反應持續時間不過二三十秒而已。
距離商用的標準,也就是持續時間達到3000秒,還有一百倍的距離。
所以之前才說五十年內無法完成可控核聚變的商用。
但是珠峰科技集團投入該領域后,研究速度突飛猛進。
不僅和國家隊開源合作,而且依靠強大的資金支持,打造了一個全球最頂級的能源產業鏈。
可控核聚變不僅僅是要解決能源正反饋循環、核聚變反應控制等核心問題,還要解決高溫高壓環境、材料耐久性……等重要問題。
這是一個產業鏈才能完成的事情。
光是打造這個產業鏈,霍利就砸了數千億的資金進去。
而且是看不到任何經濟價值的投入。
值得高興的是,五年時間下來,今天研究中心傳出了好消息。
珠峰科技集團的能源研究院已經把可控核聚變的持續時間做到了1200秒。
在研究院的帶領下,中科院國家隊也實現了十分鐘以上的技術突破。
可以說,珠峰科技拔高了整個行業的緯度。
現在看,商用要不了五十年,或許十年,甚至是五年就能實現。
從商用的角度講,霍利當然非常期待可控核聚變產生第一度電的時間早日來臨。
但是比起發電,霍利對軍事、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大跨步更加期待。
這才是鎮國利器。
霍利猜都能猜到,今天的研究成果一旦公布,一定會引起國際震動。
原因很簡單,不管是正在建造的航母,還是設計中的兩萬噸級大驅,都急切需要解決能源問題。
珠峰科技集團與船舶重工集團有深度合作。
這兩款海上霸主和鎮國神器,肯定是要跳過常規動力的。
外界猜測是核動力。
就算目前還沒有能力把可控核聚變技術運用到鎮國神器上,也足夠提起美西方的緊張感了。
當初055萬噸驅逐艦誕生的時候,就已經坐上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現在由哈工大研究設計的055b兩萬噸級驅逐艦,不管是在排水量、垂直發射單元,還是在雷達技術、電磁炮技術……上,都是全面升級。
或許未來,航母真的會為驅逐艦護航。
如果珠峰科技集團能夠在短時間內進一步取得能源研究的突破,霍利一定會把技術率先運用到軍事和航空航天上。
研究中心的主任也是出于對世界各國反應的考慮,才向霍利請求,是否公布這項技術?
霍利直接道:“公布吧。”
在東南亞亮手腕,把漂亮國的步霖墾嚇回去了。
現在公布這項技術,也是要震懾一下美西方。
主任應道:“好的,霍總,我們按你的要求去辦。”
在霍利乘坐私人飛機回國的航班上,珠峰科技集團能源研究院就在全球各大知名科技論壇和學術周刊上,發布了最新科研成果。
和霍利預測的一樣,在全球能源界、科技圈引起了“大地震”。
霍利是落地江城了才關注到相關新聞。
韓國網友:“no!我們的實驗只持續了20秒,他們怎么做到1200秒的?”
日笨專家:“在能源研究領域,我們已經落后他們很多。”
漂亮國自媒體:“也許最先登陸火星的國家是中國。”
歐洲網友:“珠峰科技集團已經稱霸全球了。”
國內網友:
“霍利再一次震驚了世界,作為同胞,我非常自豪。”
“霍利不知道打了多少次他們的臉了。”
“步霖墾回去了,現在他們所有人都在顫抖吧。”
“兩萬噸級大驅真的要開始建造了嗎?”
“是誰說五十年內可控核聚變無法實現商用的,站出來自己打嘴巴。”
“……”
網友們看的是熱鬧。
霍利看的是全球局勢。
在科技領域,珠峰科技集團已經開始領先世界了。
另外一邊,在金融領域,霍利也開始發力了。
抓住這兩根杠桿,就能徹底翹翻北美和歐洲。
此時的榮譽感和成就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