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能搞了一套湊攏班子!
簡單疊加就想實現超越?
不解決算力問題,永遠無法成為全球人工智能的引領者。”
幾句話逗的全場轟堂大笑。
一致看向了右側的國外媒體區。
國外媒體記者一臉尷尬,抬不起頭。
知道霍利剛剛是在陰陽他們,學他們的口吻。
笑聲持續了很久。
霍利雙手一攤,“來吧,親愛的媒體同胞們。
給大家看一點想看的。”
ppt又一閃。
國產最強算力芯片太極99成功問世。
現場一陣驚呼。
霍利微笑道:“先別急著驚訝。
混合大模型不是湊攏班子,它擁有全新的架構,是珠峰科技人工智能研究院與幾大合作商,以及清華、中科研兩家單位協同打造的新架構。
在全新架構下,能夠媲美它的芯片一定是國產最強算力芯片太極99。
讓我們來看看它的制作工藝。”
ppt頁面翻動。
“4納米工藝!”
“我的天,我沒有看錯吧!”
“國內半導體已經解決4納米工藝了。”
“算力媲美英偉達h100了。”
“難以置信!”
“這是一個重磅炸彈。”
“我記得剛解決5納米生產的良率問題啊,4納米就出來了?”
“珠峰科技殺風了。”
前年,珠峰科技發布了太極2.0芯片,采用了納米拓印的技術,生產出了國內首顆5納米芯片。
實際上,當時中興國際和華為都有生產5納米芯片的能力,只是解決不了良率的問題。
報廢率太高。
成本高的同時還不能保證性能問題。
這兩年來,珠峰科技和華為、中興國際三家合作,從多個方向入手去解決5納米芯片的良率問題。
基本上可以實現量產了,只是價格偏高。
同時,在前年發布5納米芯片的時候,珠峰科技就開始設計3納米芯片,嘗試制造4納米芯片。
今天,霍利帶來了算力堪比h100的國產最強ai芯片,太極99。
量產還是不現實,需要進一步改進提高良率,穩定性能,才能投入市場,估計還要兩到三年的時間。
但是混合大模型現在需要的高算力芯片,而英偉達賣給國內的全是閹割版。
霍利只能硬著頭皮上了,就算太極99的生產成達到幾十萬上百萬一顆,霍利這次也會毫不猶豫地運用到混合大模型上。
上海會晤,他就當著眾人講了,區區幾百億,他個人承擔了。
在落后時刻,危機時刻,要敢于冒險。
冒險才會有機遇和轉機。
所以今天他算是帶著一顆制作工藝不太成熟的4納米芯片上臺,開的這場發布會,但也夠了。
足夠震懾對手了。
國產4納米芯片太極99的問世讓會場久久無法安靜下來。
右側的美西方媒體,不是一臉疑問,就是直搖頭。
“no!這一定是假的。”
“他們不可能制造出4納米芯片。”
“霍在撒謊。”
“如果他們真的成功了,我有一種不好的預感,英偉達在高算力芯片市場要遭遇滑鐵盧。”
“偶買嘎!快掐醒我,這一定不是真的。”
“……”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