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十億美金的虧損,就算是一千萬美金這種無足輕重的損失,對手也會想方設法制造輿論,把霍利拉下神壇。
霍利已經非常熟悉對手的博弈心態了。
只要看到一點打壓的希望,絕不會手軟。
他不可能讓對手如愿以償,把十億美金白白折在漂亮國拿不回來。
至于騰訊孫副總裁提出的意見,左右不了霍利的決定。
孫總裁還是堅持他的觀點,要等到美金降息,漂亮國股市迎來牛市的時候再賣掉這部份股份,或許可以賺十五億美金回來。
他的眼光狹窄,霍利不怪他。
畢竟兩人的立場和思維都不一樣。
孫總無法站在他的思維高度去看問題。
不管是上次人工智能行業的金融戰,還是霍利和對手在各個領域的博弈,這背后其實都是兩種貨幣之間的競爭。
對手在人工智能行業發起金融戰,實際上只是為了抽離資金,往漂亮國本土回流。
大背景是美金連續多個周期加息。
投資政府債券和銀行的年收益率已經高于股市的收益了。
本身因為加息,股市就受到了嚴重影響。
所以全球金融資本都在往漂亮國流動。
這里面不止是漂亮國政府干預市場的手段,還有一個更大的陰謀,就是通過加息來提升美金的購買力。
一旦人民幣和其他貨幣金融體系沒穩住,開始貶值,就是對手收割的機會。
以最小的付出收割最優質的資產。
全球金融資本過剩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而漂亮國又是全球金融行業最發達的國家。
金融泡沫非常大。
一旦泡沫被刺破,一定是需要吞并實體資產來填充的。
我國的實體制造業全球領先,對手早就盯著這塊肥肉了。
一場全球性的金融戰,一定不是突然爆發的,它有一個完整的體系。
何時發起?
從何處埋雷?
何時收割?
……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漂亮國已經連續24個月加息美金了,還沒有降息,就是在和人民幣做最后的博弈。
現在已經到了最關鍵的階段。
值得慶賀的是,人民幣走勢依然很穩。
貨幣之間的博弈才是金融戰的終極博弈。
霍利主導不了,也影響不了兩種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貨幣之間的競爭。
他能做的就是,在貨幣競爭影響股市的時候,攜巨資入場穩住大盤。
對手拋得多,他有錢收,保證大盤不崩。
對手割的厲害時候,他有錢扶持國內實體資產,防止被對手生吞。
當然,這里面還需要政治資本兜底。
就像上次的金融戰一樣,他能夠找到噱頭重新讓資本雪球滾動起來,拉升科技股,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四大行組成的銀團及時出手兜底,給所有企業喘息的機會。
不至于潰不成軍。
然后霍利作為領袖站出來尋找機會。
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相結合。
……
你說霍利能力和影響力很強吧,確實很強,能夠影響到很多國家的政治和經濟。
但是要放在如今世界兩個超級大國面前,兩種貨幣金融體系面前,霍利的實力也太弱小了。
不過在單領域的競爭上,霍利是絕對不會給對手任何可乘之機的。
關于是否賣掉ac院線股份的問題,霍利沒有再聽騰訊孫副總喋喋不休,直接讓董事會投票。
除了孫副總投了反對票之外,還有兩位小股東投了棄權票。
最終董事會通過了霍利的提議。
霍利直言道:“孫總若是有異義,讓劉總和馬總親自給我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