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稅”是用戶在蘋果應用商店下載或者購買app內虛擬產品和服務的時候,蘋果要抽走30%的服務費用。
最明顯的就是網絡平臺的禮物充值。
在蘋果手機上,十塊錢的虛擬禮物只有七塊錢的價值。
蘋果光是依靠蘋果稅,每年就要在國內收割將近400億人民幣。
相當于它每年給中國上交的稅收了。
上一年度,蘋果在國內的總銷售額達到了5300多億人民幣,稅收超過四百億。
這四百億稅收等于它一分沒給,全是從用戶手中收上來的。
針對這個“蘋果稅”,全球各地區各國家都發起了抗議,甚至直接起訴到法院。
美洲那邊的法院判決之后,蘋果下調了服務費比例。
歐洲那邊,歐盟針對此事直接就開出了百億罰單,蘋果把服務費下調到了17%,全球最低。
而國內市場鬧了好幾次了,引起的輿論壓力不小,蘋果不為所動。
當做沒看見。
吃相難看至極。
所以才有了字節和騰訊兩家公司的強硬態度。
網絡上不少詆毀字節和騰訊的言論,實際上是誤會了。
這次是友軍。
馬化騰和張一鳴的骨頭還算硬,與蘋果的對抗差不多要到了魚死網破的時候。
最后就看誰先妥協了。
蘋果放出的原話是,如果不支付30%的服務費,就不會在蘋果手機上升級和更新兩家公司的軟件。
以它在國內2.5億用戶來威脅兩家大廠。
而兩家大廠旗下的強音和微信都是坐擁十億用戶的產品,也不會慣著你。
雙方現在處于僵持之中。
馬化騰和張一鳴還是有一手的,讓用戶在微信、強音開發的小程序充值或者下單,用的是自己的支付渠道,直接跳過了蘋果的支付渠道。
大部分國內互聯網app都加入微信和強音的小程序生態,兩家流量大廠這樣一搞,蘋果損失慘重。
霍利原本不怎么關注這件事,但是現在把用戶和消費者當成工具威脅國內互聯網大廠了,他就有點不高興了。
因為蘋果也加入了易速出行、易安智能汽車的生態陣營,是不是以后又會用同樣的手段來對付他?
這次如果不讓它吃點虧,以后還真不一定。
何況馬化騰和張一鳴已經明確表態了加入他的“華人財團”陣營,身邊的小弟被欺負了,當老大的沒道理不管。
不然人家以后不跟著你混了。
霍利在山頂莊園吃完飯,回到家里,把兒子哄睡著了,就去開了一個視頻會議。
張一鳴和馬化騰抽出時間來參加。
霍利直接問:“蘋果那邊,你們是什么態度?”
張一鳴:“霍總也知道了?”
“網絡輿論這么大,還有很大一部分網友把你們誤會成了敵軍,這件事再沒個結果,你們兩家公關部門有得忙了。”,霍利道。
馬化騰道:“都走到這一步了,騰訊是不可能妥協的。
嚴重損害我們的用戶利益。”
剛開始這些大廠為了蘋果的用戶流量,是愿意自己支付這筆服務費的,達到目的之后,就把這筆服務費攤到用戶身上了。
用戶支付的時候,就直接扣了。
馬化騰好手段,一邊要搶蘋果的用戶,一邊又要樹立一個好形象,就有了微信小程序跳過蘋果支付渠道的事情。
事實上,不管從企業經營來看,還是用戶體驗來看,跳過了蘋果的支付渠道,騰訊這個戰略都是成功的。
蘋果最后那用戶沒辦法,只能讓騰訊來支付,騰訊直接擺明態度,我沒收用戶的錢。
接著字節也跟著騰訊搞了同樣一出。
蘋果就更難受了。
張一鳴道:“我現在如果妥協了,就是在背刺馬總。
為了討好蘋果,得罪了馬總不劃算。
我相信霍總更不愿看到我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tiktok的事情,讓我早已看清對手的真實面目了。
這次必須拿下蘋果高傲的姿態。”
霍利聽完兩人的態度,點了點頭,玩笑道,“蘋果的ceo庫克好像沒怎么把你兩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