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破甲彈的設計就決定了它只能破甲和對飛船外層的結構造成一定的損傷,很難對飛船內部造成足夠的破壞。
另一種武器撕裂者因為用的是穿甲高爆彈,所以比噪音的破甲彈要好一些。
但是,正因為它是穿甲高爆彈,所以在實際的破壞力和穿甲能力上都比不過純粹單一類型的武器。
破盾能力也因為自身穿甲的設計有些不太行。
所以撕裂者在應付裝甲薄弱結構脆弱的海盜方面還可以,但真的打起重型裝甲和擁有護盾的目標效果不會太好。
除非和海盜打,不然打到最后可能的結果就是敵方飛船的盾破了,甲破了,但是卻沒辦法徹底摧毀飛船,終結敵人,給敵人喘息的機會。
就像之前陳明和海盜打的時候那一次。
因為百夫長遭受了六艘飛船的正面火力攻擊,只能開啟阻尼立場防御,無法使用撕裂者反擊。
以至于陳明只能憑借斗士改本身出色的性能和幾乎能追上驅逐艦的輻能系統,靠著賽博sr導彈的破盾和離子束的護盾壓制能力擊潰了海盜騾子級的護盾。
然后在處理引擎的時候問題出現了。
陳明只能靠著過載電網和高能聚焦裝置加起來強化過的離子束才勉強破壞了騾子級的引擎,甚至摧毀都算不上。
再加上斗士改和百夫長只是一艘飛船,還非常容易被牽制。
以后打起架來飛船數量一多,根本不會有機會留給陳明專門繞側翼攻擊引擎。
不能癱瘓引擎,那陳明手頭上的飛船終結能力就更差了。
連應對海盜稍微有點意外就會出問題。
這就更能說明陳明現在缺少迅速對飛船結構造成破壞的終結類型的武器。
雖然死神魚雷可以算一種,而且名頭也很響亮。
但它的數量很少,實際戰斗力也成謎,能不能發揮全看運氣。
其實盧德的自爆船很適合對飛船進行終結攻擊,但自爆船成本比其他任何攻擊手段加起來都要高,最多當做底牌壓著一張,不可能全靠自爆船來戰斗。
所以陳明在實際戰斗過并且察覺到了戰斗中的問題后,非常迫切地需要這種終結類型的優秀武器。
而陳明此時終端的筆記上,也確實記載了一些有價值的武器。
其中符合陳明所有需要的武器剛好有那么一樣。
速子科技的聚能電荷高射炮。
半能量半實彈武器,每顆彈頭都是裝載了特殊電荷材料的榴彈。
在發射時對彈頭進行快速充能,在實際命中的時候不僅有榴彈的爆炸沖擊,還有內部電荷材料被破壞時產生的電弧。
光是榴彈就擁有強大的對飛船結構的殺傷力。
電荷材料產生的電弧更是能對護盾造成極大的影響。
雖然它對裝甲的效果一般,但陳明也不可能奢求一種既能破盾,又能破甲,還能摧毀結構的武器。
能在保證強效摧毀結構的基礎上額外對護盾有效果已經是陳明找到的最好的武器了。
剛好可以彌補陳明現在的情況。
只不過這種聚能電荷高射炮是安裝在中型承力點上的武器,價格那是相當離譜。
一門五百萬,兩門就是千萬。
陳明現在的身價也就只敢買兩門了。
一下就讓資產縮水三分之一誰受得了。
如果不是因為陳明不需要額外的備用彈藥,這價格只會更高。
而且這種速子科技研發的武器陳明也完全不會改造,只能使用。
因為速子科技的武器設計思路和辛達公司的低成本大規模量產不同。
辛達公司的飛船武器陳明都可以找到那些為了保證量產而主動弱化的設計。
但速子科技的武器都是按照尖端武器來設計的,陳明找不到任何他可以增強的地方。
這其實也算是個好消息,說明速子科技的武器至少在品質上肯定是有保障的。
而且也讓陳明再次了解到了他在技術方面的不足。
不僅是尖端技術,同時還有速子科技常見的能量武器與半能量武器的技術,
所以陳明最好想辦法學習更多的技術,以防在以后出現對技術一摸瞎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