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陳明也是有自知之明的,還不至于真的想著控制所有飛船。
光是控制艦隊所有的驅逐艦進行維修就差不多已經是他現在精神力的極限了。
在艦長給陳明安排一艘穿梭艇的同時。
趕牛人再次向著軍方艦隊的方向傾瀉出了成噸的殲滅者導彈。
并且在那之后的幾乎每時每刻都保持著最高等級的火力輸出。
如同無窮無盡的導彈海,加上仿佛永遠都在向著戰線填補的成建制戰機,讓戰場的局面一下子又因為此發生了一些偏斜。
與此同時,在軍方艦隊的那一側。
有一艘落在戰線最后方的,沒有直接參加戰斗的艦船。
這是一艘有著特殊的橙紅色涂裝從外表就能看出絕對經過了大量特殊改造的執法者級驅逐艦。
并且在這艘執法者的頂部裝甲上,還畫著一個橙紅色的展翅雄鷹形狀的標志,并且在標志的下方有著一個“Ⅺ5”的標記。
在這艘軍方旗艦的指揮室內。
這場戰斗的指揮官正端坐在飛船主控面板的后方。
指揮官看起來很年輕,穿著一套合身的軍服,不過他的軍服和其他的軍人不同,左胸的位置有一個與飛船頂部一樣的鷹形標志。
此時的他正看著戰線上傳回來的實時數據,分析著戰場的局勢,并以此下達最為合適的命令。
只不過他的表情雖然還是和剛才一樣,一副云淡風輕的樣子。
但他的心底卻有了一些疑惑。
因為傳遞回來的數據有些不對勁。
指揮官對絕大部分可能出現在戰場上的艦船都有非常深入的了解。
像是趕牛人這種比較特殊的船那印象就更深了,而眼下這艘趕牛人顯然已經發揮出了遠超它本該有的能力的能力。
在指揮官腦子里出現的第一個想法是這艘趕牛人為了戰斗力而選擇了過量搭載和配備艦船的武裝。
但這么做通常會容易導致飛船出現一些非戰斗導致的問題。
就算短期內能夠擁有強大的戰斗力,也絕對不會長久。
因此他并沒有因為趕牛人的突然爆發導致的戰場局勢變化而有什么特別的情緒。
反而繼續以更加冷靜的頭腦進行指揮。
就算趕牛人能夠發揮出遠超正常情況的實際戰斗力,就算趕牛人本身是驅逐艦級別艦船中戰斗力非常強的船。
但僅僅是一艘船,在一個擁有百艘以上的艦船的戰場上絕對翻不起太大的風浪。
而且指揮官不相信趕牛人上的戰備物資是無限的。
再多的戰機,再多的導彈,只要有限制,那他就能全部處理掉。
從戰斗爆發的一開始,在哪怕沒有戰艦數量優勢的那段時間里,指揮官都能靠著他的指揮技術將戰局牢牢把握在了他的手中。
所以,他有這樣的自信。
指揮官的精確指揮通過艦隊通信頻道傳遞到了戰場上的每一艘軍方艦船上,突然間給公司的艦隊帶來了比之前更大的壓制力。
但問題馬上就又出現了。
指揮官能夠從戰況的變化中敏銳地察覺到有更多的公司飛船都出現了和趕牛人一樣的情況,突然間發揮出了遠超飛船正常情況下戰斗力上限的戰斗能力。
以至于許多在他的規劃下的,本應該取得優勢的局部戰況都出現了意外。
本該靠著他的調度取得戰場中小規模戰斗力輻能交換上的優勢,逼迫對方收縮戰線的局面突然一轉。
出現了火力不足以擊潰敵人的護盾,反而導致執行命令的飛船自身陷入危險的情況。
雖然這件事并不是同時發生,也有一些地方的艦船在他的指揮喜下確實取得了一些戰果。
但剛剛取得戰果的地方,馬上就會被戰斗力驟然提升的公司艦船給找補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