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下強度足夠高的艦體還保持著完整,作為統治者船員們的墳墓。
余輝巡洋艦停止了攻擊。
而后,大量的普通余輝艦船立刻靠近了統治者。
陳明在其中看到了許多的工程類型的艦船。
在熄滅統治者上烈火的同時,于它的外部安裝一些特殊的設備。
如果陳明沒看錯的話,那些設備,應該是用于進行躍遷引擎共振的設備。
這種設備能讓沒有安裝飛船引擎的大質量物體也能跟隨躍遷引擎一起共振,進行遠距離的瞬間移動。
而就在余輝艦船們執行這個任務的同時。
陳明的鐵礦號上,突然接收到了一條通信請求。
來源,是伽馬a并不認識的,另一艘更加艦身寬厚一些的余輝巡洋艦。
陳明知道接下來最關鍵的時候來了。
余輝對他的最終確認。
不過陳明其實也沒什么好擔心的。
他并沒有把他能控制ai說出去,只是說他的能力是控制飛船。
雖說余輝信不信不一定,不過陳明在之前觀察伽馬a那邊的情況的時候,就已經看到過余輝對伽馬a進行了全方面的審查。
結果自然是什么異常都沒有發現,伽馬a仍然是伽馬a。
而伽馬a陳明也有絕對的把握不會背叛他。
因此余輝并不能確定陳明到底有沒有這個控制ai核心的能力。
所以他們才會過來。
至于他們來了會做什么,陳明也有好好想過,也通過伽馬a確定了他這么做的風險。
陳明一般情況下不會作死。
他清楚在準備后手的時候,確認后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于是陳明之前就順著伽馬a這個余輝的一員的思維邏輯,確定了幾種余輝之后可能的對陳明自己的應對方式。
而在可能性最高的幾種應對方式里,并沒有直接把他宰了這一條。
余輝不能百分百肯定陳明到底有沒有直接控制余輝個體的能力,而陳明的其他能力對余輝又相當有價值。
兩方面結合起來綜合考慮,啥都不做直接干掉一定是最差的方式。
而且通過伽馬a的思路陳明也可以確定一件事。
就是余輝那邊哪怕確定了陳明有這樣的能力,也不一定會害怕,會抗拒。
它們也是有能力對陳明進行限制的。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永遠不給陳明接觸余輝ai的機會。
陳明只能靠觸碰來控制飛船這一點就是陳明最大的限制,同時這也是非常容易就能確認的一點。
只需要讓陳明無法接觸裝有余輝核心的余輝艦船,那么陳明能力的風險就能被控制在余輝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反正想要讓陳明的能力發揮出來,并不是說一定需要陳明親自控制飛船,或者控制有余輝個體存在的飛船。
余輝可以只讓陳明進行飛船方面的研究,研究出新的飛船的藍圖它們自己制造。
或者給陳明一些樣品飛船依靠能力來進行測試。
測試過的飛船直接給陳明或者拿去熔融回收再利用都是可以避免可能的危險的方式。
所以余輝最終的決定,還是要看陳明身上的風險和收益對不對等。
另外陳明還跟伽馬a確認了一下余輝有沒有可能會認為他是人類派來的間諜。